金融活水润千亩良田 邮储助农护秋粮归仓——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秋粮收购服务纪实

2025-11-20
来源:智慧中国网    作者:王根平

  秋天的陕北黄土高原,天高气爽,硕果飘香。靖边县的田垄上,刚出土的土豆裹着湿润的泥团堆成小山,农户们正忙着分拣装袋;米脂县的谷场上,金黄的谷子被晒得蓬松干爽,脱粒机轰鸣着吐出饱满的谷粒。这一派“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丰收图景背后,离不开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的金融护航。截至10月末,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今年已累计向种粮户、收粮大户、粮食加工企业等投放贷款超10亿元,用“真金白银”保障秋粮收购从田间到粮仓的每一个环节顺畅运转。

  “往年这时候最犯愁资金,今年邮储银行的贷款送上门,我一口气收了300多吨土豆,再也不用看着好粮收不上手了!”靖边县东坑镇的收粮大户李向林站在自家的粮库里,指着整齐码放的土豆告诉工作人员。作为榆林市马铃薯主产区,靖边县今年土豆种植面积达80万亩,鲜薯产量预计突破100万吨。丰收季里,像李向林这样的收粮商最急需的就是流动资金,但传统贷款流程繁琐、担保要求高,让他们常常陷入“想收粮却没钱”的困境。

  今年8月初,邮储银行靖边县支行的“秋粮收购金融服务队”就主动找上门来。客户经理带着移动平板,在田埂上给李向林算了一笔账:按照今年的收购价和预期收购量,帮他申请了200万元的“收购贷”。“不用跑银行,不用找抵押,在地里就办好了手续,3天钱就到账了!”李向林说,有了这笔资金,他不仅扩大了收购规模,还添置了两台大型烘干机,让土豆损耗率从15%降到了3%,“今年光减少的损耗就多赚了5万多块,农户们也能及时拿到售粮款,皆大欢喜。”

  这样的“上门服务”在榆林各地随处可见。为了精准对接秋粮收购需求,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早在夏末就启动了“秋粮收购金融服务专项行动”,组建了16支金融服务队,深入全市12个县区的乡镇村落、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走访。客户经理们在村委会开信贷产品推介会,用陕北话讲解贷款政策、申请流程,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

  “以前觉得银行贷款是大事,得跑好几趟,没想到现在坐在炕头上就能办。”米脂县银州镇的收粮户任伟一直从事粮食收购生意,往年秋收后总要着急卖粮回款,担心粮食存放变质。今年9月初,邮储银行的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他想建库房储存粮食的需求后,当场帮他申请了40万元的信用贷款。“利息比去年降了1.5个百分点,一年能省6000多块利息钱。”任伟用这笔贷款雇了乡亲们帮忙收粮,还盖起了能存5万斤粮食的库房,“现在粮食能存到冬天再卖,一斤能多卖一毛钱,光这一项就能多赚5000块!”

  针对秋粮收购“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对信贷产品进行了全面优化,将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200万元,担保公司担保额度提升至300万元,抵押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而且信用类贷款可与其他担保类产品叠加使用,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该行还开辟了秋粮收购贷款“绿色通道”,实行“一次受理、优先审批、快速放款”,从申请到放款最快只需10分钟,让资金及时到位不耽误收粮。

  在做好资金支持的同时,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还深化与政府部门、担保公司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与陕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农担快贷”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和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获取种植大户、收购大户名单等信息,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在各区县组织召开信贷产品推介会30余场,邀请收粮大户、种粮能手现场交流,让更多农户了解信贷政策。

  粮食收购是连接生产和流通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区域粮食安全。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始终把支持秋粮收购作为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继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不仅为农户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将联合邮政寄递网点、电商平台,搭建“金融+寄递+电商”的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榆林秋粮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民的“丰收粮”变成“增收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夕阳西下,黄土高原的田垄上泛起金色的余晖。满载秋粮的车辆在乡间小路上穿梭,粮库里的粮食堆成了小山,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邮储银行榆林市分行的金融服务,就像这秋日里的甘霖,滋润着千亩良田,守护着每一份丰收的希望,让“颗粒归仓”的美好愿景在陕北大地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