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乡土 产业振兴乡村——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五间房村智能温室大棚为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2025-10-31
来源:智慧中国    作者:付文杰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乡村振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基石,而科技赋能则是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核心密码。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紧扣时代脉搏,以高标准温室大棚项目为抓手,让科技扎根乡土、让产业焕发新机,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近日,该村高标准温室大棚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不仅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举措,更是五间房村以科技兴农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作为乡村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建设2栋总长200延长米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预计12月中旬全面竣工,建成后将在原集体经济收入83.1万元基础上稳定增收3万余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增长的新动能,让科技红利真正转化为富民强村的实际成效。

  产业振兴的核心要义,在于以科技创新突破传统农业瓶颈,让乡村产业既有“造血”能力,更有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五间房村深谙此道,在温室大棚项目中全面植入智能化管理理念,用科技为农业生产赋能增效。项目配备自动温控、水肥一体化及远程通风系统,实现对光照、湿度、温度的精准调节,彻底改变了“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借鉴本镇番茄大棚的成熟技术经验,项目从起步阶段就筑牢了品质与效率双提升的基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大棚投产后,将聚焦反季节蔬菜种植核心赛道,创新采用“村集体主导+专业承包”的经营模式,既有效降低了农户单独经营的市场风险,又保障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持续增长,实现了集体与农户的双赢发展,让科技兴农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不是单点突破的“独角戏”,而是全域联动、梯次推进的“大合唱”。五间房村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既是该村深化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更标志着五间房镇高标准农业设施建设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转折,为全镇乡村产业升级树立了标杆。

  从单一农业种植到现代化设施农业,从传统经营模式到“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五间房村的实践印证了科技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集体经济是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载体。村党总支书记的表态掷地有声:“我们将依托智能大棚延长产业链,探索采摘观光、订单农业等新业态,让科技真正赋能乡村致富。”这一规划不仅将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更将推动农业与文旅、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起多元融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北票市乡村振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新时代县域乡村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 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