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凡事都是这样的,上行下效,上率下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必不为,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自觉”,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厚植党的群众基础。
作风建设,要在引领,改进作风必须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再到刹住“车轮上的铺张”,八项规定之所以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秘诀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排头兵”,要坚决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时时洁身自好、事事公私分明、处处以身作则,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促进者、维护者、示范者。
领导干部当先锋,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焦裕禄不顾病痛折磨,亲自走访120多个生产大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不改变兰考面貌誓不罢休”的誓言。孔繁森冒着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深入乡镇查看群众生活状况,用脚步丈量广袤土地,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说了就要干,定了就要办。要谨记“行胜于言”的深刻道理,瞄着问题去、奔着结果拼,在模范带头上见行动、在真刀真枪上下功夫,既带着大家干、也做给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成硬招狠招,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可感可及的变化。
领导干部做表率,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谷文昌面对治理风沙和改善民生的双重压力,既抓经济建设又抓文化教育。廖俊波既推动招商引资让政和县从全省经济倒数跃升至前十,又让濒临消失的村庄成为国家级景区。不折不扣、不留余地执行党中央决策,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要常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摒弃“局外人”“旁观者”心态,防止“上面有病,下面吃药”等形式主义敷衍塞责,既管好身边人、也做好份内事,多些积极应对、少些消极应付,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中把好实办好、实事办实。
领导干部立标杆,是一以贯之的而不是虎头蛇尾的。杨善洲离休后,一头扎进大亮山20余年,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高德荣退休后,主动请缨担任独龙江帮扶项目副总指挥,耗时8年打通独龙江公路,彻底摆脱大雪封山的困境。威信和形象是靠一辈子来修炼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拿出“滴水穿石”的恒心和意志,及时检视不担当不作为表现,纠正政绩观扭曲等不良作风,既抓当前、也管长远,既做显功、也做潜功,以改革“含金量”撑起群众“获得感”,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如果说领导干部如“针”,那么干部群众就似“线”,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牵住了管党治党的“牛鼻子”。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手术刀”对准自己,坚决摒弃和抵制官本位思想,以自身模范言行影响人、带动人、感召人,使不正之风无处藏身,让新风正气充盈每个角落。
(吉林省四平市委组织部 胡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