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原来是这样的神“机”妙“算”

2025-04-02
来源:新华网    

  说起内蒙古,人们往往会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形象。随着数字经济与算力产业的突破性布局,以畜牧业、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传统内蒙古形象正在改变,“中国云谷”“草原云谷”……一张张亮丽名片不断刷新人们对内蒙古的认知,生动展现着追“新”逐“质”的内蒙古风采。

  图片

  乌兰察布城市智能体展示。(王丹/摄)

  转型:从“数字洼地”到“算力枢纽”

  曾经的内蒙古,数字产业基础薄弱、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和产业集聚效应,一度处于“数字洼地”,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存在感较低。

  内蒙古兼具“冷凉气候+地质稳定”双重特性,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是建设大数据中心的“理想之地”:全年平均气温-3.7 ~ 10.2°,地质板块活动微弱,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降温保障和灾害防御屏障。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内蒙古清洁能源占比高,电价低,能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内蒙古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契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其充足的能源和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内蒙古成为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2024年9月底建成投运的九州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设672个24KW机柜,可部署20000P算力。据运营该项目的内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智算中心的电力供应中绿电比例超过80%,用电成本相比起北京的数据中心,大约降低三分之二。

  图片

  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展示。(吴乐/摄)

  和林格尔新区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的核心区域,其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超过370万台,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绿色算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被确定为国家火炬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成为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内蒙古以绿色算力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实现了从“数字洼地”到“算力枢纽”的成功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重塑,更为全国数字经济提供了低碳、高效的“内蒙古方案”。

  布局:从“单一产业”到“全链条生态”

  内蒙古通过全链条布局,推动数字产业从单一基建向多元生态跃升,构建“一核驱动、一区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制造-算力-应用”全链条生态,推动实现上游设备制造集群化、中游算力服务规模化、下游场景拓展多元化,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在内蒙古布局。

  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数据中心落地乌兰察布,截至目前,全市签约落地40个数据中心项目,其中智算中心37个,总投资约1661.75亿元,签约标准机架规模约130万个(折算2.5kW),累计完成投资约276.84亿元。目前,算力规模约62000P,其中通用算力6000P,智能算力56000P,“草原云谷”起势成势。

  记者走进位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华为乌兰察布数字化体验中心,“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展板映入眼帘。从“政务云”到“城市云”,华为云在乌兰察布快速发展、扎实布局,蓝屏闪烁,数据跃动,数字化体验中心所展示的城市智能体超乎想象。

  图片

  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王丹/摄)

  华为云数据中心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乌兰察布市政府合作建设的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云计算枢纽节点,同时也是云渲染、大数据等创新方案孵化基地,目前已落地4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71亿元。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管理局数字经济发展科科长冯渊浩介绍说:“乌兰察布算力关联产业链条渐具雏形,在数据应用与服务业领域,全市已入驻运营16家企业,涉及热线服务、数据标注与审核、软件开发、基础设施运维、网络安全运营等业务领域。”

  跃升:从“区域经济”到“全域影响”

  内蒙古毗邻8省区,是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核心建设区,与北京双直连链路,传输时延在5毫秒以内,呼和浩特和北京之间的高铁最快运行时间仅需120多分钟,在传输和服务上具备明显优势,不仅可为环渤海经济带提供“同城化”服务,也可为全国提供高效、绿色的算力与数据服务。

  3月24日,“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发布,呼和浩特市位列第26位,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共同进入30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凭借绿电资源与成本优势、政策与战略定位支撑、算力规模与产业集群优势、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与生态协同,呼和浩特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算力保障基地,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21个片区首位,“中国云谷”称号名副其实。

  图片

  云谷蓝图。(来源:中国工业报)

  呼和浩特市长贺海东说,“目前,内蒙古在和林格尔布局了大数据产业园,集聚了3大运营商、15家金融机构和一大批龙头企业(华为、抖音、百度等)的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到5.4万P、其中智算5.1万P,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近几年,内蒙古积极推动跨区域算力协同网络建设,参与智算产业发展,主动承接国家人工智能训练任务。呼和浩特以和林格尔多云算力监测与调度平台为核心,构建南北双向协同的算力供给走廊,与北京、芜湖、贵安、重庆合作共建“和京芜贵渝”算力监测调度网,实现算力“进京入沪下湾区”。这一布局不仅优化了全国算力资源配置,还通过400G/800G高带宽光网实现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的直连,提升数据传输能力,使内蒙古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算力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驾“云”而上,乘“数”腾飞,内蒙古通过绿色算力供给、高速网络互联和多元应用生态,探索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路径,成为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实现新兴产业突破的标杆和范例。(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