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4日,以“创合作机遇 谋发展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届论坛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背景下举行的高层次、开放性国际会议,对于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推动地区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创亚欧务实合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人士共襄盛举,在政策沟通、金融合作、经贸交流、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旅发展、人文互通等领域的13场分会活动中广泛对话,达成了一系列更加务实、更加紧密的交流成果。论坛同期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助力企业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扩大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携手建设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前的金秋时节,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首次提出,2013欧亚经济论坛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响应倡议的国际性会议。
十年筚路蓝缕,“一带一路”已成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挑战、推动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成就斐然。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号称“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已经通达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据中国外交部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建设,为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05年以来,欧亚经济论坛累计举办金融合作、能源开发、经济发展、新兴科技等领域平行分会50余个,签署《西安共识》《西安倡议》等宣言、倡议、白皮书超60个,促成参会各方签署合作协议、意向书、备忘录超200个,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加强互联互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搭建欧亚经贸交流合作桥梁
驰骋于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是欧亚经济论坛最直接的成果之一,也是欧亚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缩影。2013欧亚经济论坛举办后不久,当年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顺利开行。截至今年8月底,长安号已累计开行19531列,先后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7条,覆盖欧亚大陆45个国家和地区,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联合国内省市开通了21条“+西欧”集结线路,货源地覆盖29个省市,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地的互联互通,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日益增强。
通过欧亚经济论坛这座桥梁,中国和欧亚各国了解更深、合作更实,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贸易往来也更为密切。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上,国内外600家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亮相,俄罗斯、德国、法国等20余个国家组团参展,集中展示了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搭建起经贸交流合作桥梁。
推动共建“创新丝绸之路”
创新始终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词,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关键动力和支撑作用。十年来,陕西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进程中持续汇聚创新要素,瞄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见效成势。
今年9月11日,西安高新区举行丝路科学城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382亿元的31个项目落地丝路科学城,进一步推动片区综合能级大幅提升。丝路科学城这块科技创新的高地,正孕育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希冀。
欧亚经济论坛积极发挥平台势能,搭建国内外科技创新领域的沟通桥梁,开辟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方式,推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本次分会上,由西安高新区、国际欧亚科学院共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科创基地揭牌成立。依托欧亚经济论坛,西安高新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为“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带来新机遇。
十届欧亚经济论坛均汇聚国内外政、商、企、产、学、研各界高层次人才,对欧亚经济发展、国际重大形势变化和区域深层次重大问题展开系统、科学、战略研判,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欧亚各国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推动促进欧亚区域合作走实走深,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