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 “过年中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3-01-29
来源:智慧中国网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春节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悟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全球同庆中国新年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国春节日渐香飘海外,与不同文化深度交融,这不仅折射出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家实力,也映照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影响力、感召力。人们喜爱中国年,是因为中国春节文化中包含的对家的无比珍视,对幸福、平安、和平等价值的高度认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信仰和追求,这是中国春节能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受到外国朋友的认同和喜爱。今年春节,中国与世界相约兔年“春节时刻”,在“中国红”传递的喜庆中,一同拥抱春天的生机、跃动和希望,一道携手并肩前行,共期美好未来。

  

  “在我们即将步入兔年之际,我很高兴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兔象征着活力和机敏。这是人类面临艰难和考验时所需要的品质。”1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中向全球华人发出春节问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里亚比宁祝福中国人民兔年幸福、喜悦,希望兔年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和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白雅婷表示,“兔儿爷”代表了健康、治愈与希望,目前距离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仅有7年时间,她呼吁全球像“兔儿爷”一样用爱与希望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如今的春节广受欢迎、愈加红火,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文化盛事。从2010年起,“欢乐春节”海外文化活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春节文化元素融入活动中,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华文化之美、传统艺术之美、中式生活之美的重要平台。兔年新春,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在1月20日晚均点亮“中国红”以庆祝农历兔年春节,这是帝国大厦连续第23年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亮灯。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20日开启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中领略中国以及亚洲多国文化的魅力。在英国伦敦,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亮起红色和金色。法国、斐济等国发行农历兔年生肖纪念邮票,以迎接中国农历兔年的到来。泰国中部华人聚居的叻武里府19日举行春节庆祝活动,泰国总理巴育出席开幕式并表达对中国游客的热情欢迎。作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中国年活动之一的澳中春晚时隔3年再度回归,近500位澳中艺术家欢聚一堂,同台表演古典中国民乐、多民族歌舞、歌剧魅影等。

  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过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冲突持续冲击世界经济,人类依然面临严重挑战与威胁。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受多重危机交汇的影响,世界经济前景暗淡且存在不确定性。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1.9%,成为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不过,随着中国在去年底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能将进一步彰显和释放,将为世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春节在带给世界喜庆的同时,也在隆冬时节为低迷的全球经济送来阵阵暖意。

 

  一列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等化身“年货班列”,跨越高山大海,为海外消费者送去诚意满满的“中国年货”,也让品类繁多的“洋年货”走进一个个中国家庭。中国电商平台上的“洋货下乡” “全球寻礼” “闪购全球”等各种春节促销活动,令许多海外商家抓住了春节消费升级的商机,获利丰厚。这个春节,世界各国商家翘首以盼中国游客的到来,期待中国“春节经济”的东风送来新的机遇和繁荣。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39.2万人次,较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123.9%。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游客的回归,不但为商家带来新机遇,也将为面临衰退风险的全球经济注入动力。

   展望新的一年,人们相信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创造机遇,与世界共享机遇,让发展的红利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包括能源、制造业、化工等不同行业的成百上千家美国企业都热切期盼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文章说,德国经理人纷纷返回中国,很显然,德国企业不想错过外界所期待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今年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新春之际,国际社会共同期待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更加繁荣,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加宽广,让沿线人民的生活更加红红火火。

   全国各地欢庆新春佳节信心满满迎接幸福美好生活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神州大地欢乐祥和、热闹非凡、年味儿十足。天南地北的人们或逛庙会、品民俗,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或举家出游、游园赏灯,乐享幸福美好生活。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各地实体商业人气回暖,线上零售增势不减,持续升温的假日消费,彰显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强健韧性。

  

 图为游客在北海公园游玩。(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北京推出“2023欢乐春节 畅享京城”主题系列活动,自1月14日至2月5日举行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非遗展示系列活动、文艺演出和艺术展览系列活动等八个系列1500余项4000余场次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精彩文旅大餐。在上海,丰富的非遗、热展、演出、群文、城市微旅行活动正在装点“海派”新年。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农历春节前四天(农历除夕至农历正月初三)上海接待游客568.81万人次。春节期间,深圳各大书城以极具中国韵味和新潮特色的节庆氛围装点一新,并精心策划了63场主题系列活动,从除夕至初六、线下到线上,将星光音乐会、亲子童书会、奇幻魔术秀、科普冬令营、创意手工坊、传统文化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串联起来,为市民推出一份书香氤氲、年味十足的文化大餐。

  在杭州,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新春活动的主旋律,各地纷纷推出与宋韵文化、非遗民间艺术、传统民俗等相关的特色活动,旨在让更多年轻人通过过节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期间,在云南大理州12县(市)的古镇、古村,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传统工艺精品展、新春音乐会等活动精彩亮相。市民和游客在龙腾虎跃的舞龙舞狮、浑厚古朴的彝族打歌、悠扬动听的白族调、文墨飘香的书画展中感受到多样大理。

  

  2023年伊始,西安利好不断,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发展潜力和动力强劲。

    根据预测

  西安2022年GDP有望突破1.2万亿。兔年春节的西安,大街小巷年味十足,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标志性景区流光溢彩,各项年俗活动精彩纷呈,各类美食令人赞不绝口,千年古都的春节“西引力”持续爆棚。

  当地时间1月24日中午,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西安城墙闪耀屏幕之上,这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新春盛会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引发全球瞩目。

  更有无数国内外游客选择到西安过一个“最中国”的西安年,带来消费市场全面复苏回暖,尤其是餐饮消费火爆。

  陕西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省监测企业销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商品零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4.1%;餐饮收入9532万元,同比增长43.8%。

  

 西安市丝路国际智慧港·蓝海风中心

  春节期间,新疆冰雪旅游人气旺、年味浓。春节假期前3天,全疆5S级滑雪场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9%,同时各景区高颜值的冬日风景及非遗、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新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春节假期第4天,全疆旅游接待282.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54%;实现旅游收入21.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9%。

  买年花是香港人的传统。今年,香港春节的传统项目——年宵花市在全港15个地点开场,烟火气和人气伴着年味儿又回来了。自1月上旬和内地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以来,香港迎来了更多内地旅客探亲游玩,为假日经济更增添了一份力量。借助与内地通关“东风”,澳门正在全力扩大客源。澳门旅游局表示,加上花车巡游、烟花汇演等系列新春贺岁活动,预计将吸引更多旅客来澳门度新岁。1月14日,澳门录得超过5.5万人次入境旅客,是疫情以来最高单日客量。

  流动中的中国彰显生机活力,各地的一幕幕春节盛况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鲜活生动的图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火热的春节消费市场,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个好头,让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透过春节这扇窗,人们看到了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趋势,更看到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过年中国”文化惠民项目在西安(主办方供图)

    为传承发展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北京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国声智库、丝路国际智慧港联合启动“过年中国”文化惠民项目。“过年中国”以城市为单位,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数字科技、文化惠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国际友好城市等方面着手,突出展现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民俗与国际、人文与科技、精神与活力,总结传播中国春节欣欣向荣的景象,助力城市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系统提炼城市“文化基因”,打造年文化品牌,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软实力支撑。(本文作者:国声智库执行主任 徐蕴峰)

  

  

  

  

 

  编  辑:解  菲

  审  核:马  放

  终  审:董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