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老科协做好“四个坚持”科技支农助农谱新篇

2022-03-29
来源:四川信息中心    作者:唐世明

  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老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老科协指导下,在区委组织部老干局、区科协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区老科协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团结带领全区老科技工作者积极作为、奋发努力,在科技支农助农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坚持做好四服务

  服务老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以区老科协这个平台联系广大老科技志愿者进一步做好支农助农工作,于今年初特别聘请了农业,畜牧水产10名专家组成“科技顾问组”分别与各产业项目对接,助推乡村振兴做好三个推广:一是在农业、水产、畜牧种养业中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品质和产量;二是全面推广先进的种养方式和稻菜连作、鱼菌轮作、稻鱼稻虾种养共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值效益;三是全面推广先进的种养技术推广,使用生态型的生产资料,确保农牧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

  协助支持两个团体会员单位的渔业企业,创新“鱼菌轮作新技术”,实现“一池两品”效益倍增。在成都市科协、老科协指导下,围绕成都市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重点任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发展高质高效农业。从2020年开始,利用精养鱼池进行“鱼—菌轮作”新技术试验研究,将鱼塘生产一季变成两季,一个鱼类品种加栽培菌类品种(即一池两品)。在池塘内夏秋两季养鱼,冬春两季利用塘内沉积的鱼粪和淤泥种植优质菌类。中航安盟保险成都市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新津支公司总经理陈炳银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经过反复试验,探索出了一套在鱼池冬季休闲期利用塘底淤泥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羊肚菌等菌类,创新了“鱼—菌轮作”综合种养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鱼—菌轮作”技术,是通过冬季种植菌类吸收转化营养生长,改善鱼塘底泥和鱼类养殖环境,降低水产病害,提高水产品质,同时增加种植菌类的一季收入,实现“一池两品”双丰收,增加养殖户成倍的收入。  

  2021年,中航安盟保险新津支公司与成都龙兴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项目组进行创新技术的完善攻关,在新津区永商镇九莲村等地共种植羊肚菌和大球盖菇50亩,在成都市老科协领导和老专家熊之林等以及新津区老科协的支持指导下,经过中航安盟保险新津支公司总经理陈炳银和成都龙兴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新津区渔业行业协会会长徐小龙共同努力,两种菌类都生长良好,羊肚菌亩产达400斤以上,大球盖菇亩产3000斤以上,每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达到鱼池生产收入倍增,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鱼—菌轮作”创新科技项目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四川大学等单位专家的认可和充分肯定,结论是:“鱼—菌轮作”创新了农业水产生产方式,完美的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利用。通过种植菌类改良池塘底泥,实现“一池两品”增品增收,同时为后期养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该模式为全国首创,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新的增长点。2022年继续在新津区扩大示范,深受养鱼企业和养鱼专业户的欢迎,为地方经济发展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科技培训

  新津区老科协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借力2022年“科技之春”配合农业农村局一起组织农业、畜牧、水产科技顾问,对新津宝墩镇、安西镇、花源街道等全区各镇和街道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共100余户和四个农业企业进行粮油生产、畜牧、水产农业科技培训,帮助种田大户、养殖大户精选优良品种,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生态型的肥料和农药,确保粮油和畜禽、水产品优质稳产增收。

  坚持示范引领

  新津区老科协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成立科技助力老党员工作室,由退休老领导、老专家和科技顾问15人组成。区老科协荣誉会长、党建指导员邓如萍特别强调,老党员工作室要为老科技工作者牵好线、搭好桥、服好务,让他们为新津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光发热。在区老科协具体安排下,15名老专家、科技顾问常年对口深入到全区各街道、镇所属的8个科技示范基地和团体会员单位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深受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的好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叶雪梅在视察新津区科技助力老党员工作室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特别赞扬这些高龄的老党员、老同志仍在一线发光发热,表示十分钦佩,值得点赞!

  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稳住农业基本盤,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津区、街道、镇和村、社区各级老科协都积极行动,层层开展了专题学习、专题培训,开展了老科技志愿者、老专家和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的团体会员单位和省、市、区老科协共建的联系点进行对口帮扶,并以他们作为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户,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到家喻户晓,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落实落地,提高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科学种田的自觉性,实现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