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施“六城联动”辐射带动全省共同发展

2022-02-23
来源:智慧中国辽宁中心    作者:张丽

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

  2月23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六城联动”总体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长春市副市长杨少清一同出席会议。

  王子联表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绘制了长春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作出了加快打造国际汽车城、现代农业城、“双碳”示范城、科技创新城、新兴消费城、文化创意城,实施“六城联动”的重要部署。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六城联动”实施落地进行了全面安排。应该说“六城联动”,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综合考量长春发展阶段、市情实际、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基础上,为实现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作出的一项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

  实施“六城联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振兴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实际行动把总书记“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的嘱托落实到位。

  实施“六城联动”,就是长春要主动扛起“一主”责任,推动长春与各市州产业互补、融合共进,以“六城联动”引领“双廊”、支撑“双带”、带动“双线”、建强“双基地”、畅通“双通道”、促进“双协同”,辐射带动全省共同发展。

  实施“六城联动”,将进一步发挥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集群化优势,加快打造国际汽车城。进一步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城。进一步抢抓“双碳”时代机遇、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加快建设“双碳”示范城。进一步发挥长春大院、大校、大所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进一步发挥区域消费中心和开放桥头堡优势,加快建设新兴消费城。进一步发挥冰雪、避暑、影视等文化旅游特色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创意城。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创新活跃、文化繁荣、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

  马延峰表示,按照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六城联动”重点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做大做强,围绕承载长春“1+6”产业体系,该市规划每个“城”确定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2个主导产业,以一汽集团为龙头,突出整车带动、配套跟进、创新协同、服务提升,形成年400万辆整车产能,同时培育500户以上亿元配套企业。到2025年,建设 1 个产值超万亿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就是以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力打造“长春造”轨道客车品牌,建设集高速动车组检修、城铁车检修、动力集中动车组造修、普通铁路客车检修、零部件造修于一体的世界一流造检修运维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建设 1 个千亿级的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以轨道客车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 1000 亿元,轨道装备产值超过 600 亿元,轨道客车产量达到 5000 辆。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种植业)、现代畜牧业3个主导产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就是围绕“十大产业链”,建设1个千亿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基地。现代农业(种植业),就是实施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等工程,全力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长春市副市长杨少清

  杨少清表示,基于长春市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主要特征,市委市政府此时提出“六城联动”重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着眼解决经济发展“总量不大、县域不强、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强化龙头带动、率先发展。2021年该市GDP已超7000亿,但还未进入“万亿俱乐部”,需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做强优势产业,所以我们要突出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联动全市乃至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做大优势产业、推动集群集聚、发挥政策优势,以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快速发展,带动全市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辐射引领全省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特别是着眼解决县域经济规模不大、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县域”联动发展效应,加快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二是着眼解决产业体系“一业独大、多点分散、集聚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产业主导、集群集聚。以培育壮大“1+6”主导产业为核心,打造汽车万亿级产业和高端装备、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能源、文旅等6个千亿级产业,每个“城”确定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项目集中,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是着眼解决规划布局“要素制约、落地不实、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衔接落地。按照“六城”建设需要,集聚全市的优质资源和要素,分领域、分行业打造一批“项目库”“平台群”“资金池”“政策包”“人才谷”,形成系统推进的有力支撑,做到优先配置资源、优先要素供给、优先政策支持。

  四是着眼解决区域发展“同质竞争、过度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进一步强化高位统筹、协同联动。对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优化“点、线、面”协同布局,重点突出一个“联”字,统一招商、按“城”布局、全市联动,又坚持各美其美,最后美美与共。明确各县(市)区、开发区主导产业分工,推进全市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清晰、优势凸显、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