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五大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1-06-07
来源:智慧中国四川信息中心    作者:罗江涛

        近年来,岳池县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创新形成“五大模式”,促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效益“双提升”。2020年,全县27个乡镇(街道)40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1638.8万元,村均4.3万元,其中:收入1—5万元的村202个,占50%;收入5—10万元的村171个,占43%;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27个,占7%;突破100万的村2个。

      (1)以做强产业为支撑,推行“单体+整体”新阶段发展模式。借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做优产业版块,将318个零散产业村合并成149个连片产业村,根据地理位置、产业优势等因素,实行相邻相近行政村产业布局共同规划、产业档次共同升级,以产业集聚增强项目、资金、人才吸附力,形成“单体发展—组团发展—整体发展”模式。顾县镇依托优质中药材示范片,将马家村等3个村合并为羊山湖村,与周边的羊山观村、高桥村、南桥坝村、大园岽村等村集中发展中药材产业,规划64平方公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片建成中药材基地1.1万亩,同时利用产业周转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实现入股资金4.5%的年保底分红,每村每年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以上。

       (2)以打造文旅为龙头,推行“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提档升级乡村旅游,依托岳池农家文化—“陆游的诗和远方”品牌效应辐射,发展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白庙镇郑家村深挖历史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融入地域特色,强化农旅融合和文旅互动,拓展延伸产业链,借助名人效应塑造文旅名片,做响郑家特色农文旅品牌,推动以农家文化、休闲农业观光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9年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郑家村党委以文旅品牌辐射引领村级集体经济一体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3万元,人均年收入2.2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增收0.86万元。             (3)以聚合人力为渠道,推行“回引+培育”新人才发展模式。采取合资合作、就业参与、服务创收、劳务输出等方式,盘活人力资源,激发劳动力活力。制定《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三十条措施》,出台促进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在外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成功吸引千名优秀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回引大龙山花椒业主杨小兰等790名返乡能人,带回资金5000余万元,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小微企业等经济组织,带动集体经济增收350余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业园区对接,加强与本地经营主体联系,成建制或季节性组织劳动力就近务工,通过收取管理服务费等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4)以重塑品牌为抓手,推行“集体+公司”新市场发展模式。深挖岳池传统农业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扶持可实践、可持续、有特色的农特支柱产业。鱼峰乡大石门村利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优势,挖掘“骑龙手工挂面”传统技艺,用好用活产业扶持资金,建成“骑龙手工挂面”集体产业项目,生产多样化、多系列产品供应市场需求,延伸带动当地传统种养业发展,月生产手工挂面达12吨,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50万元。西板镇真武山村重塑“西板豆豉”传统品牌,成立四川省岳池县西板古美裕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周边10个村投资入股,构建以西板豆豉为龙头引领、原料种植供应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5)以量化股权为重点,推行“发包+运营”新红利共享发展模式。变“资金”为“股金”,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各村闲置土地、山林、塘堰、房屋等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理清权属、评估价值,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采取租赁、承包经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天平镇回龙村以村为主体,发包村集体门市、鱼塘、酒厂等集体资产,每年集体经济增收4.3万元。苟角镇石板坡村采用“合作社+公司+村集体”的模式,引进实力种养殖大户,将休耕土地折算成股金入股到种养殖基地,以量化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投入川石综合农业产业园、稻鳝实验田、跑山鸡养殖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村集体每年实现保底分红5.5万元,987位股民获得分红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