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吉林再添新动力

2021-03-18
作者:张丽

  

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18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副厅长宋晓辉、省住建厅副厅长范强、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秦吉、省商务厅副厅长房立群、省文旅厅副厅长张文广、省市场监管厅副厅长王淑英一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意见》中专门提出,要支持“个转企”加快发展,请问对个体工商户来说,转成企业发展都有哪些好处?是否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给他们带来的冲击?

  王淑英:2018年10月29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意见》,从政府层面开始着力引导、支持、推进“个转企”。对个体工商户来说,“个转企”的好处是很多的。主要体现在这5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公民设立(包括非公民设立)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形式,是经营实体,是一种组织形态。而个体工商户是公民以自然人身份开展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形式,不具有组织体的属性,其本质依然是自然人。与企业相比,个体工商户经营风险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且不能进行营业转让。而转为公司制企业则会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法律风险会进一步降低。二是有利于获取资金。一方面,企业比个体工商户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且贷款额度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投资,通过多个股东或合伙人参与出资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经营规模。三是有利于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由于受组织形式所限,个体工商户不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而企业可以设立多个分支机构,有利于拓展市场,做大做强。同时,在融资和招投标等方面,企业比个体工商户更具有竞争优势,企业更容易进行市场定位,信誉度更高,也更容易获取社会资源,拓展发展的上升空间。四是有利于打造提升品牌。现在有一部分个体经营者一人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不利于加强和统一内部管理、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如经营发生变化,只能注销不能转让,不利于文化理念、品牌文化的传承。五是有利于吸引人才。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规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也更加完善,比个体工商户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第二个问题: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个体工商户确实冲击很大,但“个转企”政策中的专项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吉林省政府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意见》(简称“个转企”政策1.0)和《关于进一步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个转企”政策2.0)中都对“个转企”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目前,使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2.3万元,支持了“个转企”企业165户;使用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40万元,支持了48户“个转企”企业。再就是,转为企业后的融资渠道会更畅通,可以通过合伙人合伙或股东入股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同时获取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优势会更明显,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调研发现,转为企业后,随着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的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更好迎接疫情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记者: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意见中,有9条与住建行业相关,力度很大,其中关于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的政策,企业关注度很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现金流和经营成本,请问相关政策的重点是什么?如何保证有效落地,提高企业的获得感?

  范强:以往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名目繁多,标准不一、返还程序不透明,积压了企业大量资金。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规定工程建设领域除了农民工工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4类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我省对各种保证金的缴纳范围、实施主体、缴纳标准、返还时限等进行了规范,在保证金缴纳方式上,除的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2种保证方式外,增加了工程担保机构保函,为企业增加了一种缴纳保证金的途径,降低了企业获得保函的成本和时间。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将“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一条重要措施写入《吉林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意见》,提出了4方面管理规定。

  针对拒收担保机构保函、保证保险的问题,我们规定:对企业提供符合条件的银行保函或工程担保机构保函,有关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针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代偿不便、赔付责任落实难的问题,我们规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无论采取哪种保证方式缴纳,均应是见索即付性质。针对现金保证金不及时返还,占用企业资金等问题,我们规定:采取现金方式缴纳的保证金,可以保函替代;未按规定或合同约定返还保证金的,保证金收取方应向缴纳企业支付违约金。同时我们提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管理,两年内未发生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可降低缴纳比例1%,让诚信守约的企业得到应有的待遇。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保证政策落地达效:一是在建筑市场的监督中,将招标文件中关于保证金缴纳约定、各方主体按规定收取、按时返还等内容列入监督检查内容,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维护缴纳企业的权益。二是结合全省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行动,对各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范管理、正当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发现违规核定保证金额度、限制保证金缴纳方式、不按时返还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对建设单位不按规定收取投标、履约、工程质量保证金、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不按时结算等行为,列入建设单位不良行为记录,督促建设单位重信守诺。

  我们将探索改革保证金管理机制,一是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方面,与人社部门研究探索在同一保证金管辖区域设定保证额度上限(县级不超过200万元,市级不超过400万元),或者按企业统一缴纳保证金,在各市、县、区互相调用;二是工程质量保证金方面试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三是试行电子保函。我们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信用监管,争取最终实现取消各类保证金,请大家继续关注。

  记者:《意见》中提到了吉林省“滚动实施百户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目前进展如何?新技术、新应用在吉林省企业智能制造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宋晓辉:大家知道,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是我国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按照国家总体要求,我省于2017年将智能制造列入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了“百户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在汽车、石化、食品、医药、装备等优势产业中选取100余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示范,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就是我省制造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扎实、定位比较清晰,是国家制造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省份,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禀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是前提条件、是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就是主动对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围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省的规划目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是切入点、是外在因素。

  截止目前,此项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一些新技术、新应用在百户企业智能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围绕九大产业和工业强基领域,组织推动117个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统筹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1215万元,对大华机械等18个单位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给予支持。二是在示范引领方面,长客股份奥运智能高铁、无人驾驶城铁等智能轨道交通装备世界领先,融成智造视觉寻址危化品智能灌装系统实现智能化灌装,汇维科技民爆炸药智能生产线国内领先。一汽集团、长客股份、吉文汽车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机器人应用中心获得国家批准,天奇泽众、大正博凯、百浪科技等一批智能工艺装备企业成为大众、奥迪、上汽等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三是在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方面,以一汽富晟、易加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培育启明信息、合心机械等9个单位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成员。四是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组织省内20余户企业到仪综所、西门子(北京)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参观见学,组织举办3期全省智能制造培训会,培训700余人次,企业智能制造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总体上看,此项示范工程对于全省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但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研发动力不足、智能制造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端智库,进一步加强对“百户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指导帮助,在政策专项、工程试点、产业布局、人才培训、智力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发挥好百户智能制造企业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为提升全省制造业层次和水平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请问吉林省在推进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

  秦吉: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特别强调:“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积极加以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和农民,已经成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近期,我厅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共4个方面、16条措施。一是提升设施与装备保障水平。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对符合要求的新型农机装备建设主体给予省级补助。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转化提升和新型业态发展等项目进行补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发展生产、提升生产经营水平、打造农产品品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设施农业建设。二是提升融资保险能力。支持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在授信额度、审批权限、服务种类、适用利率等方面实行优惠优先政策。发挥金融机构增信担保功能,提供手续简便、期限灵活、利率优惠、提款方便的信贷产品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提供多档次、组合型产品,适当降低费率提高保额,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给予保费优惠。三是主体人才培养。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每年全省培训1万人以上。开展农村“双创”大赛,择优推荐成熟项目和专业人才参加全国大赛,鼓励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对获奖人员、项目给予金融信贷扶持和资金支持。四是支持对接涉农服务。依托吉林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给予产权交易优惠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施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支持涉农服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联动对接机制,提供优惠信贷、专属保险、惠农邮递、电商促销、粮食银行、农事服务、土地托管、品牌打造、智慧农业管理等惠农服务,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合作共赢。

  记者:在商贸领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吉林省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哪些瓶颈?下一步,将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吉林品牌”更好的走出去。

  房立群: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去年以来,全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冲击影响,全力推进对外贸易育主体、拓市场、促创新、强服务、畅循环各项工作,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在大疫之年、大战大考中,展现了商务发展的信心定力和责任担当。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外贸增速创出新高。今年前2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额实现2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增速高于全国19.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亿元,增长28.8%;进口224.4亿元,增长58%,增速位居东北三省一区第1位,外贸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实现了全年开门红良好开局。

  二是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合理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前2个月,对欧盟进出口170.5亿元,增长84.6%;对墨西哥进出口15.3亿元,增长94%;对美国进出口增长45.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59.6%。

  三是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出口25亿元,增长62%。木及其制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均实现较大增长。同时,机电产品大幅拉动进口增长,实现进口194.8亿元,增长69.3%。农产品、煤炭进口涨势明显。

  四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劲。去年以来,吉林市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珲春市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国家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政策试点落户珲春,长春市成功获批国家二手车出口试点。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33.6亿元,同比增长25.4%。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球疫情、中美经贸摩擦仍为两个最大的外部不确定因素,企业面临的运费上涨、汇率升值、人工成本以及煤、铁矿石等大宗物资阶段性上涨问题,外贸持续回稳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世贸组织也预测,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7.2%,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个优化”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体系等“三项建设”,积极采取狠抓政策落实、深耕国际市场、加快贸产融合、发展跨境电商等系列举措,打好组合拳,牵牢牛鼻子,全力以赴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记者:在提升文旅产品品质方面,吉林省立足“冰雪”和“避暑”两大核心资源,将在全省进行怎样的布局?有何具体发展规划及时间表。此外,请介绍一下今年我省开发哪些新业态旅游产品?

  张文广:为扶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文旅企业稳步发展,2020、2021年我厅分别牵头制定了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点燃文旅消费热情,发挥文旅企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依托我省优质的“冰雪”和“避暑”资源,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旅游大众化、多业融合化、技术创新化、需求多元化、区域协调化”五大发展趋势,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丰富旅游产品新供给。支持长白山、查干湖、北大湖、万科松花湖等标志性的景区、度假区,率先打造形成富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世界级生态旅游景区和滑雪度假区。创建长春、吉林、延边等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打造业态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推动重点旅游产品质量规模双提升。加快嫩江湾、查干湖获批5A级景区,加大北大湖、防川整改力度,加快创建步伐。组织开展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评定和复核,提升产品品质。推进“互联网+旅游”,打造智慧景区样板,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推动预约管理常态化,建设省级景区预约管理平台,实现“能约尽约”。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支持抚松县、长白山池西区等地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展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申报和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认定工作。

  坚持以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国字号品牌”为基点,以“双环线”激发板块结构性活力为支撑,以都市休闲、湿地生态、休闲乡村、生态康养、民俗文化等旅游集群协同发展,构建“点状辐射、双线串联、跨区融合”的旅游空间新格局。推动“旅游+”和“+旅游”,加强冰雪、避暑、红色、乡村、边境、民俗、康养、研学等新业态产品供给,支持新增山地骑行、文化演艺、直升机观光、热气球等体验性和互动性项目。发展大众冰雪徒步、越野旅行,重点开发大长白山区域雪域森林观光小火车、东北林海雪原摩托穿越、火车观光等冰雪旅游廊道,山地穿越等高端冰雪旅游线路。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点)、重点线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出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