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湖南湘雅二院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大咖云集。现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幼祥教授风趣幽默,刘梅前辈不吝赐教,这一场学术盛宴,很有“味道”。
上午10点半,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走上讲台。他精神抖擞,丝毫没有露怯。“大家好,我叫张涛!”
张涛,何许人也?有何资格与众多大咖同台传道授业解惑?现场许多人有此疑问。
屏幕上,几行字闪现: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后就读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接着,他用生动的临床案例和逻辑性极强的科研思维将《ESD术在消化道瘘及胃石症中应用的病例分享》这一主题阐述得格外精彩,之后湖南省消化内镜主任委员—湘雅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德良教授表示认可,会场中与会的各位同道也对张涛带头开展的创新性技术展开了激烈讨论。
近年来,张涛这匹南充市中心医院的黑马,在川东北可谓声名鹊起,在整个川内消化系统圈内也算小有名气。
他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在成都一家医院工作后,辗转到了南充市中心医院,那时他只是医院数百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之一。天生爱挑战的张涛不甘平凡,毅然设定了考取博士的目标。那年,他几乎每晚挑灯夜战到凌晨两三点。肯下功夫加上天生的悟性,让他2013年如愿考入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尽管顺利入学,但从中医到西医之间巨大的鸿沟让导师并不看好他。更加残酷的是,张涛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四川大学是一所开放性大学,讲座特别多,学习的机会也很多,除了上课和吃饭,我几乎都泡在读书馆里。”张涛回忆,不断学习让他收获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什么叫科研,如何培养科研模式。博士一年级还没有结束,他就成功运用科研思维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让导师以及同学们扭转了对他的看法。2016年毕业时,他已发表SCI核心期刊4篇。很快,他就如愿拿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
同时,博士毕业后张涛回到南充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上班,担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分管内镜中心,他的管理才能开始显现。近年来,消化内科连续拿下中国医师协会基本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基地两块沉甸甸的国家级“招牌”。这张成绩单的背后,除了科主任周晓晴教授的全力支持与团队成员的集体努力,还与张涛管理内镜中心的“三板斧”密不可分。
张涛的第一板斧是“绩效改革”。“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人要有干劲,收入要跟上”。他打破内镜中心原来按年资、职称分配奖金的机制,引进“公分制”来进行酬劳分配。在兼顾年资、职称等因素的同时,将每项工作、每个手术按照难易程度、风险系数、耗时长短、完成质量等进行分数划分,以此作为二次绩效分配的依据。通过绩效改革,科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仅从胃肠镜数量上看,基本达到日均翻一番。现在凡是病人来做胃肠镜都是当天完成,个别病人来得晚,当天无法完成灌肠等准备工作,第二天上午也能做完。通过改革,内镜中心的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也实现了增长。
将临床创新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是张涛的“第二板斧”。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本就做了食管癌手术,又被诊断出胃内有一约8X5cm的“石头”,这颗巨大的胃石几乎占据了他整个残胃腔,导致消化道出血,长期胃胀不适。若按传统方法,只能开胸切除,这对原本就羸弱的古稀老人来说无疑是风险高,创伤大,愈合难。消化内科主任周晓晴教授说,医生的责任在于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张涛就是这样的好医生。“dual可以切除肿瘤,有没有可能也能切除硬度相对大的“胃石”呢”张涛暗自思考,这样老人会少受不少罪。在星夜兼程地研究老人病历,查阅相关文献,请教多位资深前辈后,张涛决定“斗胆一试”。
在内镜下,仅通过胃镜活检钳道dual刀进入老人残胃腔内,一点一点,经过几个小时最终成功将这一巨大胃石碎石并取出,很快老人康复出院。经权威机构论证这也是世界首例dual刀碎石术治疗巨大胃石症。在博士、博士后学习期间养成的科研思维让张涛并未止步于此,他多次研究,最终改进了这一技术,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仅2017年至今,他带领内镜中心取得了《一种集有钬激光的胃石切开刀》《一种胃石碎石圈套器》等多项专利,还主持了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主研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内镜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获得了2018-2019年南充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张涛的“第三板斧”是打好多学科联合(MDT)这张好牌。近年来,院党委在加大了对多学科联合这一现代化医疗发展模式的推动力度,以便整合医疗资源,让疑难杂症患者少走弯路,同时提升专科医师技能,让其把握更多领域知识,提高整个团队水平,促进医院相关专业协同发展。
张涛积极执行这一医院管理制度,加大与胃肠肛肠疝外科、体检中心、胸心外科等科室的支持与合作,不仅建立了院内兄弟科室会诊疑难病例的习惯,还建立了病人互相输送、转诊的绿色通道。
2019年,一名阑尾肠端腹壁漏病人,若按照外科处理方法,需要切除肠端、清创、缝合。胃肠肛肠疝外科和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联合会诊后,决定将为病人联合微创治疗,摒弃传统处理方案,模拟外科清创—缝合的方法,通过肠镜实现感染异物取出,脓液冲洗、内镜下荷包缝合。同时,由胃肠肛肠疝外科医生实现外引流。该项内镜下创新技术成果也发表在了世界消化内镜领域顶级期刊《Endoscopy》(影响因子:7.341)。
目前消化内镜中心已与胃肠外科联合开展了6例阑尾术后腹壁瘘的患者,均通过微创方式治愈,避免了外科开刀再次手术。
正是这种互助互惠的方式,让内镜中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如今该中心已可独立成熟开展居于国际前列的消化道瘘的内镜下封闭技术,居于省内先进、川东北前列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下止血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胃镜下胃造瘘、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套扎治疗等多项技术,成为继成都、重庆外,众多下级及周边医院病人转诊治疗的新选择。
除了擅于创新、科研外,张涛给内镜中心同事的印象是胆大心细有担当。一次,一位病人因腰椎骨折到医院就诊,尚未手术就出现大量鲜血便,内科治疗无效,行内镜下套扎治疗4天后再次大出血,镜下见喷射状出血,不立即处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由于直肠很薄,极易穿孔,在此处做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易导致术后直肠穿孔,风险极高。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为了救命也没有办法。成功除了需要运气,还需要勇气”张涛说。不能蛮干也不能不干,他带领内镜中心另外两名骨干,在尽量完善预案的前提下,为病人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封堵止血,当时如果是切开直肠的话,血都可以飙到天花板上。经过大家的努力,最终成功止血,直肠完好无损,病人生命得以挽回。成果也发表在了消化领域世界顶级期刊之一的《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10.241)上。
从中医研究生到国内顶尖学府四川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从一名普通医生到消化内科副主任,别人都说张涛的人生“开挂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背后是一次次只争朝夕。
一次,张涛要赶下午4点过的火车去成都开学术会,考虑到科室既有人员可能无法或者要很晚才能完成当天工作,病人要次日再奔波或者等待很久,他中午一点半就赶到内镜中心,完成8个肠镜,1个治疗后才匆匆赶去火车站。
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凌晨两三点赶到科室为出血病人止血,第二天早上7点半又早早出现在科室;利用周末,受邀到广安、巴中等地讲课,他从不吝惜传道受业解惑;他醉心科研,经常到气味难闻的实验室去做动物实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身边的人总感叹张涛的精力为何如此旺盛,他说只是不愿意虚度光阴。
除了自己努力,张涛的成功离不开医院、同事和家人的全力支持。他是医院“高端人才护航工程”的受益者,求学期间医院配置了安置房和人才津贴,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脱产求学。学成归院后,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杜宗汉、副主任医师陈龙等前辈不吝赐教,让张涛在技术操作上取得了飞速进步,他十分感激。
回首当初,妻子全力支持,带着2岁的女儿跟随他租住在学校旁边。2015年博士毕业的关键时刻,父亲却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2016年,张涛只身远赴北京求学,照顾家中老小的担子落在了妻子肩上。为了不辜负所有人,很长一段时间他每晚坚持学习只睡3个小时,他的精神背包里一直有信念:学好医学,当好医生,让更多家庭团圆,为更多人守住健康。
面对未来,张涛只有一句话:未来可期,撸起袖子加油干!(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