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发展沃土 激发经济活力 吉林省“十三五”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2020-11-09
来源:吉林日报    

  简政放权、优化流程,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健全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办事更便捷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整个操作流程只用了大约20分钟,非常顺畅。真没想到,我刚刚申报完成,就自助打印拿到了营业执照,速度太快了,效率太高了!”日前,省安启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办事人员王双握着刚办理的营业执照兴奋地说。

  2018年以来,我省自主建设的市场主体“e窗通”系统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之内,成为全国用时最短的省份之一。今年,我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的意见》,对“e窗通”系统升级改造,申请人只需按照要求填写必要信息,系统自动校验、自动审核、自动发照,营业执照“一秒审批”“坐等可取”,预计年底前,我省企业开办时间将全面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与此同时,我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升级。通过实行“多证合一”“照后减证”“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有效清理了阻碍企业开展经营的各种障碍,做到既准入又准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把该取消的审批取消、能简化的证明简化、可共享的信息共享、能压缩的环节压缩,把能下放的权力放到离群众和企业最近的地方……“十三五”期间,我省把放权、便民、让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出发点,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引入外部动能,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全省推行“你点、我放”的“点菜式”放权,协调省直部门和各市州政府按需放权、精准放权、协同放权、整链条放权,省本级取消权力事项20项、下放193项;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组织编制《省政府工作部门“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第一批)》和《地区“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第一批)》,努力做到放到底、管到位、服到心、跑一次;

  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出台优化低风险工业类项目审批意见,对1万平方米以下低风险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一站式办理竣工验收”,实现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7个工作日以内,办事环节压减到2个。

  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企业更真切地感受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打造了“办事不求人”的吉林名片,释放出更多发展新活力。

  服务更优化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积极打造掌上能办、网上通办、政务大厅全程可办、线上线下融合的便民利企政务服务模式。

  2016年,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式上线对外提供服务;

  2017年,《吉林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出台,规范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

  2018年,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努力营造“办事不求人”“谁来都一样、谁审都一样”的办事氛围;

  2019年,《吉林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出台,创新探索省级统筹的“数字政府”新模式;

  2020年,以提升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为统领,坚持“数聚赋能”,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

  如今,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平台全部开通上线,16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省内“一网通办”;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省本级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比例89.2%,市县达到70%以上。

  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宋刚表示,通过一次次改革,让政务服务和信息化融合在一起,从体制机制上把它们彻底打通,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将政务服务的事项进行梳理,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运行。

  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自主研发“全省统一人员流动登记备案智能管理平台”,全面启动“人人有码、码上行动”,推动“吉祥码”作为全省个人健康码推广应用,并实现全国互联互认、临省共享互验。目前,全省已有1716余万人实名注册“吉事办”并申领“吉祥码”,累计扫码超3.8亿人次。

  宋刚介绍,下一步将会同公安、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开展“多码合一”工作,推动个人身份、社保、医保、电子健康等各类行业码的对接整合,不断扩展“吉祥码”的应用场景,助推“吉祥码”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释放更大效能。

  制度更健全 释放改革政策红利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围绕市场准入、项目落地、企业运营、简政放权、政府诚信、政务服务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扎实开展问题整治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巩固形成长效机制。

  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省市县三级在全国率先组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并与软环境建设、诚信体系建设等职能融为一体,负责“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工作。

  专门组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统筹负责软环境建设工作,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专门设立相关职能机构的省份。

  “十三五”期间,我省相继出台70多个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体系。

  2019年5月30日,《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提升我省竞争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标志着我省营商环境制度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围绕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组建工作专班,成立行动指挥部,先后重拳整治涉企“四乱”问题、整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拖欠企业资金问题、整治招商引资违约失信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查处涉企“四乱”案件584起,党政纪处分586人,对26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通报;共清理拖欠账款170亿元,清偿进度达到81.9%,惠及6836家民营企业;共查摆出招商引资违约失信问题156个,涉及资金近亿元,已完成整改151个,问题整改率达到96.7%。

  为了完善营商环境机制建设,我省充分发挥吉林省软环境建设智能管理平台作用,建立着实管用的举报监督体系,及时受理办理企业、群众涉及营商环境方面的投诉和诉求。平台自开通以来,已累计办理投诉举报3176件,办结率达到99.09%。同时,不断健全广覆盖的监督网络,在全省聘任了9400名软环境监督员,设立了1769个企业监测点,建立动态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监督员和监测点作用,真正做到让营商环境问题无处藏身。(记者 李抑嫱 实习生 王杏仪)

  目标已经明确,奋进正当其时。“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改革的不断深化扫除羁绊、开辟道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