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尊故里”的来龙去脉

2020-11-09
来源:智慧中国四川信息中心    作者:刘骥翔 刘纬度

  众所周知,古代孔子是山东曲阜人,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那何人又被尊称为“师尊”呢?“师尊故里”又在何方?

人民大学举行段正元思想座谈会

人民大学韩星教授考察“师尊故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1943年出版的《师尊故里纪要》和2015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段正元传》等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自2016年起至今先后十二次实地考察了“师尊故里”,还拜访了102岁的魏义发和年近90岁的段培元(段正元的堂曾孙),他们曾先后见证了“师尊故里”的兴盛与衰败;先后四次到北京拜访“师尊”88岁的小女儿段平老人及相关专家教授,对“师尊故里”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威远县作家协会在师尊故里的“峻极亭”遗址考察

威远县镇西中学师生代表拜访师尊故里

  “师尊”是段夫子其弟子和世人对他的尊称。“师尊”即段正元,(1864——1940),原名德新。四川威远县望集乡堰沟坝人(现威远县镇西镇红林村人)。段正元于1912年2月在成都市人伦道德研究会,主张三教合源,万教归儒,提出传承孔子思想,人民平等,万邦协和,世界大同。1916年至1937年他以身作则,带领部分弟子不要公家一名位,不要公家一文钱、一锥地,以“阐扬孔子大道、实行人道贞义、提倡世界大同、希望天下太平”为宗旨,先后在北京、汉口、奉天、四川威远(堰沟坝)、山西孝义等近百处进行教学,传播孔孟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受众弟子17万之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弟子熊斌获得中央军委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勋章;山西百岁侯佑诚老人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97岁的关汉英老人2010年被评为沈阳十大感动人物。

张鸣和教授与102岁的老人魏义发和88岁的段培元座谈了解当年师尊故里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基金资助,文献出版社公开发行的240多万字《段正元文集》

  段正元编辑出版了重要的儒学历史文献,先后出版了《道德和平》、《大同政治》等300多种单行本,部分著作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后来大多收录于《师道全书》,共60卷360多万字,在全国发行。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日本学者神田正雄、德国学者卫礼贤、英国学者罗素英、美国学者李佳白、何乐意等分别将段正元部分文献分别翻译成日文、德文和英文,现藏于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图书馆。五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香港中华启明书局先后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师道全书》上万册。台湾出版发行了段正元的《大同贞谛》。因此,被世人誉为“段夫子”、“现代孔子”和“师尊”。而“师尊”不仅是对段正元个人的尊称,更有“尊师重道”之意义。有人曰:两千年前孔子在山东,两千年后孔子在四川。

山西太原机械职工大学86岁张鸣和教授(段正元第二代弟子)坐着轮椅家拜访师尊故里

  为把段正元故居建成“尊师重道”的地方,弟子们捐款,由江中如负责此项工程,委托金光裕等人现场负责修建管理,将段正元故居取名“元仁堂”。第一期工程于1943年农历3月开始修建,第二期工程于1944年农历11月开始,第三期工程1945年农历5月16日开始修建,农历8月底竣工。

  回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们从自贡市荣县程佳场的“庆大堰”(即庆大水库) 处出发,沿着威远与荣县共有的一条河即“中溪河”的上游方向,在连接威远与荣县的沿河大道上前行200米,左侧的马鞍山上的悬崖岩石上有“师尊故里”石刻 。穿过“师尊故里”的木质牌坊,再往前行200米左右,有一道堰叫“邱家堰 ”,从堰坝上过河在沿右侧上游前行20米左右,右侧河里卧着一块巨石,形状犹如河中游泳的虾子,当地人叫“虾子石”,据当地段培元老人讲,当年段夫子常常在虾子石上钓鱼。后来在“虾子石”上修建了“礼仪亭”,下面有一块横匾刻有“礼仪三百”(出自于《中庸》)。亭子侧面还悬挂一小木牌“师尊垂钓处”。往上游继续前行500米左右来到狮子山下的堰沟坝(段正元出生地)——“元仁堂”,四周有围墙高七尺,大门矗立在围墙中央,上横匾上“天下一家”四个大字,上联为:天下为家乐各国平等;下联:世界大同成人仁自由,均为红木金字。整个“元仁堂”内设讲堂、乾道厅、乾道房、坤道厅、坤道房各2间;内设礼堂(元仁堂)、天府、启圣宫、师尊降生室、师尊著书室、 师尊卧室、师尊厨房、客厅各1间 。讲堂一般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为当地方圆数十里的人进行讲学,主要讲授《四书五经》和《师道全书》的相关内容,教人修身、行善、躬行道德、爱国、爱天下。“元仁堂”墙体为黄色,门、窗、柱为朱红色,由数条过道、廊道把房子隔开形成4个天井、2个花园。每一间房门皆有木板制作的对联,如“元仁堂”的对联为“南极北极太极无极;天尊地尊师尊独尊,横批:独尊无极”为黑膝金字。礼堂内有悬挂木质对联9副,如 :“十万里纵横化雨春风阐群圣心传造大同世界;五千年上下开花结果庆乾坤并寿协日月重华”为珠膝金字。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对联三十余副,悬挂和陈设横匾近百余块。如:乾道厅大门,横匾红木金字“天下归仁”。整个“元仁堂”四周种植有各类果树、花草三万余株,约一平方公里左右。往“元仁堂”的后山前行100米左右,来到狮子山的“狮子头”处,就是“峻极亭”,亭上大门有“峻极亭”横匾,匾的下面悬挂 “峻极于天”(来自中庸)横匾。  站在狮子山头往后山一看,正后面为川南道教名山——老君山。有诗曰:“青峰西去问老君,紫气东来拜师尊”。再往正前面俯瞰,中溪河围绕百亩农田的堰沟坝潺潺流过,与河对岸百余亩农田形成天然的阴阳太极图。举目四周,矗立4个狮子状的山头,连在一起犹如五头狮子汇聚于此,当地人又称“五狮会沱”。走出“峻极亭”沿着中溪河的右岸上游行走500米左右,来到了充满神奇传说的“吕仙桥”,传说当年八仙过海从这里趟水而过,到今天,河中的神仙脚印成了大石头。桥头右岸就是“威仪亭”,悬挂“威仪三千”(出自中庸)的横匾。亭上还有一个小木牌“龙元祖垂钓处 ”(此处是段正元的老师经常在此钓鱼的地方)。过了吕仙桥掉头往中溪河下游前行500米左右,来到了“溥博亭”,悬挂有“溥博源泉”(来自中庸)横匾。从“溥博亭”继续沿河岸下游上侧方向走500米处,可以看见在马鞍山上方的岩石有一个巨大的山洞,走近一看,洞顺着山岩长一百多米。宽窄不等,有的有四十多米,难见洞底,有的不足十米,当年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寺庙,方圆百里的百姓常在这里烧香,至今还有一些石头佛像散落洞中。洞口的正上方刻光绪年间有“迎猫祭虎”四个大字。当地人俗称“猫猫洞”,段正元开始也在这里跟龙元祖学道。洞门前搭建了戏台,逢年过节及重大活动,十里八乡的人汇聚到这里看戏。走出洞口,往下游走500米左右又返回到了“师尊故里”牌坊。回头远望,整个“师尊故里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犹如苍天赐给的一幅自然太极图。当年来学习和交流儒学及相关人士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成了尊师重道、明德传道、行德弘道的儒学圣地,故称之为“师尊故里”。

国际儒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左三)一行考察师尊故里

  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 ,“师尊故里”已几乎毁灭。现仅存故居三间破旧房子,马鞍山上“师尊故里”的石刻可以见证这段历史。在中央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来,特别是中央实施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以来,为“师尊故里”再现光芒迎来了曙光。近年来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及有识之士实地考察。如:人民大学郭韩星教授、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台湾佛光大学范纯武教授等。还有部分当地领导、企业家、作家、摄影家、诗人及热心人士前来拜访与采风。创作了不少诗歌与散文。学者们积极撰写论文和专著,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0余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创新工程基金项目资助,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发行了二册《段正元文集》240多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举行了段正元思想学说座谈会;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儒学的民族性、地域性与中华文的共性研讨会开设了段正元的儒学专场会;2020年6月段正元儒学思想研究所在河北省廊坊市成立。开启了新时期研究段正元儒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征程,必将会让“师尊故里”再创辉煌。 ( 作者:刘骥翔系成都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刘纬度系四川省科技新闻学会智慧宣讲团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