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贯彻落实《实施意见》 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

2020-08-24
作者:张虹

  8月24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专场,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8月14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为加快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了方向、强化了支撑、注入了动力,对打造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助力云南加快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吕永栋就滇中新区如何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加快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国家级新区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发展大局,立足滇中新区开发建设实际,高位统筹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实施意见》制定工作。今年以来,陈豪书记先后三次率队调研指导滇中新区,对疫情防控、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6月6日,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陈豪书记和阮成发省长任双组长的“云南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8月14日,在陈豪书记和阮成发省长的亲自指导和推动下,《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为加快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了方向、强化了支撑、注入了动力,对打造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助力云南加快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滇中新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加快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对接省级部门和昆明市,细化落实具体举措,确保各项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奋力开创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实施意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为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目标路径

  自滇中新区批复设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滇中新区坚定不移打基础、强配套,抓招商、育产业,建园区、搭载体,强融合、优服务,“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任务顺利完成,“五年大跨越”目标基本实现。2016年-2019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由501亿元增长到8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8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3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保持近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8.8亿元增长到8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7.3:42:50.7调整为5.2:48.6:46.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滇中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切实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成效明显,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逆势增长、扭负为正(截至7月底,分别增长15.5%、9.7%),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

  今年,是滇中新区“十三五”规划收官、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一承上启下、奋进跨越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紧扣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区的“一点一极两区”四大战略定位,在《实施意见》中超前谋划、科学提出了滇中新区今后5-10年的发展目标。这一前进方向和目标路径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方向清晰、目标明确、路径科学,滇中新区将按下“快进键”、开启“加速度”,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把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区的战略定位和省委、省政府擘画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三、《实施意见》全面放权赋能,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一是有利于滇中新区加快构筑开发开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滇中新区坐拥全国第四大门户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沪昆铁路、成昆铁路以及京昆、沪昆、渝昆、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穿滇中新区,国际国内人员货物往来便利,是云南扩大开放、对外交往的重要支点。《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将更加有利于滇中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拓展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下一步,滇中新区将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全面加强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滇中新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努力在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体现新区作为。

  二是有利于滇中新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在促进滇中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用地保障和产业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一步,滇中新区将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加快构建“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新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在产业培育上,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石油炼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临空经济、临空产业,着力构建具有新区特色、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招商引资上,实施政府招商和市场招商“双轮驱动”,组建完善5个产业招商局和3个区域招商局,加快建立“5个1”招商工作机制(一个项目明确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组、一个工作方案、一套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集中力量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全面提升招商质效。在平台建设上,围绕打造千亿级航空大都会、千亿级石化循环产业园和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现代装备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加快临空产业、现代制造业、石化产业、国际经贸交流等基地平台建设,真正实现以园聚产、以产兴园、以园兴区。

  三是有利于滇中新区加快建设山水林城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规划建设宜居宜业新区”,并对滇中新区规划指标、年度用地指标实行单列管理,积极吸引推动教育、卫生等优质资源布局新区,着力提升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为滇中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创造了积极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滇中新区将牢固树立建新区即建新城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要素,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小哨国际新城、东盟产业城、李其片区、太平新城等重点片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步推动智慧新区、数字新区建设,促进“新基建”与产业发展、片区开发、新城建设相互融合、一体发展,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区、美丽新城,走出一条具有滇中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四是有利于滇中新区加快锻造全省改革创新新引擎。《实施意见》围绕体制机制、科技引领、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创新举措和支持政策,目的就在于全力支持滇中新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释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创新驱动滇中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滇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计划单列管理,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下放的外,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全部下放新区。这进一步理顺了省级、昆明市与滇中新区的关系,赋予了滇中新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限,为滇中新区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放开手脚抓开发、搞建设、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探索使用滇中科技创新券、滇中创业通票,为企业提供免费的研发、财务、法律、检验等第三方服务,对科技成果在滇中新区转化的出让方、受让方、转化服务机构给予补助等政策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吸引更多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科研人才聚集滇中新区创新创业,合作开展创新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幅提升滇中新区创新发展能力。在人才创新方面,《实施意见》明确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创新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激励考核、编外人员实行独立薪酬制度体系等政策。这将有利于滇中新区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全面增强滇中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粘附力,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滇中新区真正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精英成长的摇篮。下一步,滇中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滇中新区特色的创新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

  

  云南滇中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杨飞就滇中新区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思路介绍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陈豪书记也指出“云南最大的短板是人才,希望和出路也在人才”。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同志也强调“人才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未来。”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滇中新区要在竞争中赢得发展,必须全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等省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滇中新区人才工作,大力支持滇中新区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建设人才特区。为了确保《实施意见》有关人才政策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区将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担当作为,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新思维,打造引才新模式

  《实施意见》明确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向滇中新区倾斜,为滇中新区人才工作提供全新的驱动力,我们将以省级、市级人才政策为支撑,充分发挥滇中新区“1+X”人才引进政策和候鸟人才引进办法政策作用,形成人才政策的叠加效益,打造人才聚集的新高地。同时,打破传统的人才招引模式,聚焦滇中新区重点产业。我们在经济方面的人才是以产业聚集、园区建设为引领,引进经济人才服务项目建设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着力创新人才引进新模式,构建“项目/平台+人才+团队+技术”的链条式引才模式,打造产业人才链,让各层次人才形成合力,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一是聚焦滇中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高水平、开放型、共享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以研发平台聚集人才团队,提升滇中新区创新能力。二是鼓励支持滇中新区内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创新创业平台聚集人才团队,促进企业成长。三是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借助“科技入滇”“沪滇合作”等科技合作平台,汇聚高水平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以科技创新平台聚集人才。四是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入一批外国高端科技人才,以招才引智项目聚集人才团队。

  二、探索新机制,推出惠才新计划

  一是有效地承接省级下放的专业职称评审权,构建自主职称评审系列机制, 创新评价办法,破解人才职称晋升瓶颈,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二是探索使用“滇中科技创新券”和“滇中创业通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三是积极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对科技成果在滇中新区转化的出让方、受让方和转化服务机构给予经费补助。

  三、拓展新渠道,搭建育才新平台

  一是多渠道多途径培育高层次人才。鼓励支持滇中新区企业人才申报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评选,鼓励人才参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省级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人才项目的选拔,通过评价选拔培养人才。鼓励滇中新区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大力培养滇中新区各类博士后研究人才。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能人才。充分利用安宁职教园区、嵩明职教新城19家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增强院校服务滇中新区产业发展功能,鼓励校企合作、高端培养和标准化发展,院校积极承担职业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为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三是支持企业自主培育产业人才。鼓励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相关企业自主开展职工的技能等级评价,鼓励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申报高层次人才。四是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探索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贯通,同时,争取省级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专项,加大滇中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培养一批适合滇中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大师人才队伍。

  四、营造新氛围,构建服务新体系

  一是积极构建与南亚东南亚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平台,推动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自由流动,以人才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经贸往来,不断提升滇中新区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2020年8月12日新设立的“云南省滇中新区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的作用,建立“省、市、新区、园区的人才服务联盟”整体联动工作机制,推出人才服务专员“一条线”直通人才需求的末端服务模式,为新区人才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就医、创业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打通人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人才服务新体系。三是依托滇中新区工会区域性联建共建等平台,为滇中新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实践交流的平台,打造精英(高层次人才)引领精兵(高素质技能人才)团队协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滇中新区人才的“造血能力”。

  总之,滇中新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一流的聚才引才平台,以人才助建设、以人才促发展,为滇中新区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云南滇中新区规划建设管理部部长、建设管理一处处长孙志勇就滇中新区在坚持产城融合、市区融合,加快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介绍到:

  滇中新区地处昆明东西两翼,在主城之外做“增量”,在一张白纸上造新城,滇中新区崛起需要时间和投入。我们将认真落实《实施意见》精神及要求,按照城市建设发展规律,瞄准滇中新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优先、配套优先,坚持产城融合、市区融合,加快推进滇中新区城市开发建设。

  (一)谋规划、强引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新区特色,以规划引领推动滇中新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云南样板。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域覆盖、多规合一;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低碳智慧、绿色发展”鲜明特点的滇中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二是加快完善重要专项规划,实现小哨片区、长水综合枢纽片区等重点片区、重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全覆盖。三是加快建设滇中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和三维审批辅助系统,积极探索网格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四是加强规划管控,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塑造滇中新区新时代城市建筑特色风貌,打造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样板。

  (二)搭骨架、密路网。四年多来,滇中新区聚焦路网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投入,加快推进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滇中新区城市开发建设打下基础、拉开框架。累计投入790亿元,启动实施247个路网项目1235公里,其中,114个项目574公里已建成通车,滇中新区东片区“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全面形成,滇中新区城市发展框架已基本拉开。下一步,滇中新区将协调推进轨道交通安宁线、嵩明线、6号线、9号线以及长龙高速公路、昆安公路等区域交通大动脉建设,促进滇中新区和昆明市一体化发展;同时协调推进渝昆高铁、长水综合交通枢纽、长水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滇中新区国际交通枢纽地位。

  (三)填内容、提品质。高标准的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已初步勾画出滇中新区城市发展轮廓。四年多来,滇中新区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年均增长率近40%。下一步,滇中新区将按照“以产为主、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小哨国际新城、东盟产业城、大板桥李其片区、太平新城等重点片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协调推进住房、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和相关产业项目建设。仅仅是我们正在重点推进的小哨国际新城,计划6年内启动建设142个项目,总投资802亿元,确保三年有框架,六年出形象,新型城镇化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四)强管理,促发展。进一步优化滇中新区与昆明主城区功能布局,尤其是做好与主城区的互动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实现滇中新区与主城区优势互补、双核共兴。按照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资源要素联动配置、生态环境联动保护的原则,推进新型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推动核心区域、规划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滇中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配置优质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吸引更多人口向滇中新区聚集,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区、美丽新城。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汇聚上下共识的一项综合改革方案,是举全省之力、聚发展之气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快推动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了方向、强化了支撑、注入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