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云南省委省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宣传组组长,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蔡祥荣主持新闻发布会。
蔡祥荣主任表示:根据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今天,我们继续召开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介绍如何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助力脱贫攻坚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之后蔡祥荣主任介绍了今天的发布人,他们分别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施榆兵先生;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石丽康先生;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思泽先生;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行业扶贫处处长樊刚先生;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帮扶协作处处长牛涛先生;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处处长杨怀党先生。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蔡祥荣主任介绍了发布会的三项议程之后,各位发布人依次发言。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施榆兵:
下面,由我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扶贫系统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方面所做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一 全面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把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影响降到最小。
从近期省扶贫办点状调研摸底的情况看,我省88个贫困县中,16个县有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尚未发现因新冠肺炎导致贫困户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但疫情影响到贫困群众就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等多个层面,最直接的是贫困群众的收入将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增加了脱贫的难度和返贫的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全省扶贫系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一个战场打好两场战役,确保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高质量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夺取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全面胜利。
一是精准摸排监测。全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调查员”作用,针对疫情给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带来的影响,全省进行全面摸排、分析研判。利用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重点监测排查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开展疫中疫后预警分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帮扶,分析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降到最小。
二是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品生产销售。主动对接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广东、上海等地,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的重要举措和考核重点,帮助解决扶贫产品“卖难”问题,切实防止农产品积压。积极发动贫困群众谋划发展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想方设法挽回损失。加大扶贫资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项目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对带贫主体调运农产品出省、出州市,对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村农产品的新型经营主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的,适当给予补贴。对小额信贷2020年1月1日以后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的,给予6个月延期。
三是解决贫困群众务工问题。紧紧抓住复工复产的契机,千方百计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确保贫困家庭“稳岗不丢岗”“转业不失业”。主动了解掌握兄弟省份就业工作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努力做到“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昭通市与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内外联动,坚持一日一对接,多渠道、广范围收集岗位信息,精准匹配求职意愿与岗位供给。共对接浙江省嘉兴市海宁、桐乡等地复工企业3917家,提供岗位30万个;永康市复工企业316家,提供岗位3.5万个;广东省东莞市复工企业1732家,提供岗位10万个。目前市内开工复工企业2574家,吸纳3.4万人就近就业,已成功为2.03万人匹配省外岗位。曲靖市利用沪滇扶贫劳务协作平台,收集省内外500余家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储备就业岗位,及时推送到村到户岗位5.8万余个。怒江州全州通过“就业彩云南”微信公众号为71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7000多个。
四是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按照《云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的实施意见》中发布的129个县(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列表,我省88个贫困县区中,11个为中风险,77个为低风险。在低风险地区,工作重心逐步向脱贫攻坚转移,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医疗配套设施等项目复工开工。建立项目复工开工清单制度和日常监管制度,确保项目复工开工规范、有序、安全。适当简化调整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组织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
二 咬定目标任务不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全省扶贫系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倒排工期,接续奋战,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一是咬定目标任务不变。我省剩余贫困人口还有11.9万户、44.2万人,占全国剩余贫困人口的16.6%,是全国唯一超过40万人的省份。尚未申请摘帽的7个县均为深度贫困县,未出列的429个贫困村中有深度贫困村381个,我省攻坚任务全国最重。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都是重大政治任务,都没有任何余地,都必须如期全面完成,确保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未出列贫困村全部出列,未摘帽县全部摘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二是保持政策措施稳定。继续压实责任。压实一把手负责的责任制,保持驻村工作队员稳定,除特殊情况和不胜任的情况外,驻村工作队员至少干到2021年;继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实行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头整合,统筹脱贫户、未脱贫户,出列村、贫困村,摘帽县、未摘帽县、重点非贫困县,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帮扶省市的协调对接。继续抓好企业集团帮扶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确保怒族和傈僳族整族脱贫;继续严督实考。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完成33个申请摘帽县评估检查。
三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紧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云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深入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坚持一体整改、重点整改、问效整改,不论是贫困县还是非贫困县、不论是摘帽县还是尚未摘帽县,逐村逐户逐类逐项全面排查,列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清单,通过完善“一月一分析、一月一研判、一月一调度”工作推进机制,做到问题随时发现、随时研究、随时解决。彻底干净地做好扫尾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整改、全部见底“清零”。
四是全面开展挂牌督战。我省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方案和开展挂牌督战的通知均已下发,挂牌督战工作已完成组织启动。省级对未摘帽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15个贫困县进行挂牌督战,并延伸到贫困村和11个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市级对其他剩余贫困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县(市、区)(包括非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人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行政村,以及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县级对其余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
五是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已摘帽县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着力提高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及时解决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现象,形成制度保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深化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
六是全面做实“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把确保扶贫数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接受脱贫攻坚“大考”的“必考点、必考项”真正做实,全面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库”。通过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过程,倒逼各级各部门实现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石丽康: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相关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底,据全省人社系统劳动力资源调查系统显示,全省有1224.04万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56.69%,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5万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67.81%。
从转移就业途径上看:省内转移就业863.99万人,占整个转移就业总量的70.59%;省外转移就业360.05万人(含境外1.61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29.41%。
从省外转移的区域上看,省外转移就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占32.19%、浙江省占30.81%、江苏省占7.46%、福建省占6.60%、上海市占3.26%。
从转移就业的产业分布上看,第一产业占25.66%,第二产业占35.75%,第三产业占38.59%。
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做好防疫情和稳就业“两手抓、两不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迅速成立了由厅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指挥部”,统筹推进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一 就业服务不断线。
受疫情影响,无法组织大规模现场招聘服务活动,我们及时将“线下”招聘转到“线上”。依托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网,归集岗位信息,动态线上发布。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加大线上招聘组织力度,将全省原计划组织的1500余场现场招聘会转到线上,实施“线上春风行动”。一方面,发出了《致回乡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信》,广泛宣传引导广大贫困劳动力到“就业彩云南·一部手机找工作”等平台浏览招工信息;另一方面,发出了《致广大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构的一封信》,引导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构和招用工企业通过网络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同时,推行职业培训领域“在线不见面”服务,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通过“云南省职业技能网络培训平台”,选择相应班级、工种实施线上培训,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中断。
截至目前,发布线上招聘岗位107.62万个;2月份以来,已有108家培训机构在网上开班347个,在网上学习的,目前在线学习的达到1.5万多人。
二 有序返岗“点对点”。
我们及时研判疫情对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形势的影响,重点跟进“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及时与主要劳务输入地人社部门取得联系,2月10日起,全省人社系统121个驻省外人力资源工作站人员均已到岗到位,省人社厅及时向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五省派出了“就业特派员”,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复工复产情况和返岗条件、招聘信息,对接务工人员返岗就业事宜。这项活动得到了各省人社部门的热情响应,真诚的合作,联合组织免费专列、专车,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就组织30多辆专车从浙江开往云南,接回云南在长兴县务工的2000多人。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后携手组织免费返岗专列,“滇粤号”“曲靖号”“怒江号”“楚雄号”“昭通号” 组织返乡农民工有序、快捷返岗就业。当前,返岗复工、转移输送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各地各方密切对接,全力推行“点对点”直达方式,2月15日至今,分时段、分区域、分批次,组织返岗包机2架、专列8列、专车3137辆,安排人社干部职工和医务人员随行,保障农村劳动力出行10.59万人员顺利的返岗就业。安全有序地把务工人员由“家门口”送至“厂门口”,使他们安心、放心、顺心务工,做到疫情防控与返岗务工“两不误、双推进”。
同时,全省人社部门积极帮助我省企业全面复产用工,确定“人社服务专员”3286人,开展摸底调查,实现企业“产能清、员工总数清、缺工人数清、空岗结构清、问题困难清”的五清活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满足我省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同时,指导企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向员工通报开工信息,有序组织本地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实现“促进就业扶贫与稳定经济运行”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人社系统摸排已复产复工企业10898家,计划用工61.44万人,摸排了到岗职工55.9万人。
三 组织保障抓落实。
一是实施挂牌督战。按照精锐出战的要求,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成立15个挂牌督战小分队,负责对未摘帽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15个县区的贫困县进行挂牌督战,并延伸到贫困村和11个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中,挂牌督战又以2020年脱贫摘帽县为重点,统筹配置资源力量,合力攻坚,确保助力按期脱贫摘帽;州(市)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对其他剩余贫困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县(市、区),贫困人口超过500人和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行政村,以及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同时,对已摘帽的48个县和去年申请退出的33个县,逐户逐项清理,安置好贫困人口就业,巩固脱贫成效。
二是落实“挂包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实行“每名厅级干部包一个州(市),具体抓好一个县;处级干部包一个县,具体抓好一个乡;科级干部包一个乡镇,具体抓好一个村;其他干部包一个村,至少帮扶一个贫困户”,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精准到村、精准到组、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做到贫困劳动力、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岗位推荐“双覆盖”,促进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8.96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02.72万人、省内转移就业226.2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防疫情稳就业指挥部5天以来的调度,在未来15日内,全省农村劳动力拟外出就业预计达157.95万人,应该说当前群众外出务工意愿踊跃,这几天也得益于广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我们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这里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密切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持续跟进企业招用工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确保既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行业扶贫处处长 樊刚: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业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及时摸排监测,认真分析研判,精准施策帮扶,各项应对措施成效不断显现。
一 强化行业扶贫问题排查监测。从近期排查监测的情况看,由于受疫情影响,产业扶贫存在部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滞销、交通运输不畅、产业龙头企业复工慢等问题;就业扶贫呈现出组织难、转移难、培训难等情况,直接影响到贫困群众的收入。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的教育、医疗等建设项目、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光伏扶贫等重点扶贫项目存在复工慢问题,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效益发挥。
二 保持行业扶贫政策措施稳定。继续保持行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稳定性,继续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和政策措施,各行业部门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低或拔高行业扶贫标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受疫情影响贫困地区和行业扶贫项目建设需要,并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奖补力度;继续坚持行业扶贫部门一把手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行业部门责任,推动部门切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加大督促指导,促进行业扶贫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三 强化分类指导推进。各行业部门坚持疫中疫后预警分析,按照不同县域疫情风险等级,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转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分县、分类统筹指导督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行业扶贫工作。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采取“互联网+就业”等方式多措并举促就业,截至2月19日,已在网上发布招聘岗位107.63万个,4.15万人通过网络招聘实现了就业,省“职培”平台线上累计开班6212个,加入班级学员数量超过33.67万人;省农业农村厅多管齐下推进产业扶贫,已实现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达63%,蔬菜企业复工率达66%,饲料企业复工率达76%,屠宰企业复工率达87%;省水利厅已推动全省117项农村饮水工程等水利项目复工,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昭通市,9个万人以上安置点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已全部复工。总体看,全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及扶贫项目复工等都呈现出向好趋势。
四 充分发挥扶贫数据管理和共享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各行业部门通过系统数据发现工作问题、纠正工作问题、修正系统数据,并重点围绕疫情影响下的产业、就业、兜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完善系统功能,将国扶办系统内的措施、项目数据以及与行业部门共建共享的数据,按每一年、每一项、每一户、每一个人自动进行匹配,已实现18个重点行业部门共享数据2亿余条,向各行业部门反馈数据210万条,形成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数据闭环,为疫情期间行业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帮扶协作处处长 牛涛: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扶贫办高度重视,紧紧围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问题,在我省15个州市88个贫困县与上海市15个区和广东省东莞、中山、珠海3个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贫困地区造成的影响,结合今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帮扶计划安排,及时与上海市和广东省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联系,目前主要是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帮扶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将大幅度增加产业扶贫和劳务协作的力度。经我们与上海市、广东省相关部门的对接协商,今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计划向我省投入财政帮扶资金41.04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20.81%。今年增长的资金我们基本上用于产业扶贫和劳务协作的资金将达总资金的60%以上。第一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就是在资金投入上工作力度不减,产业协作上力度进一步加大。
第二,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滞销的情况,积极对接帮扶省市,采取直采直销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农副产品的销售力度。目前我省各州市县都在和上海、广东各个部门包括帮扶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对接;另一方面,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印发的《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要求》,在贫困地区组织认定一批有带贫机制的扶贫产品。在此基础上,与“拼多多”等电商企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对接东部帮扶省市和各级定点扶贫单位以及我省的贫困县乡村,建立线上下单、线下采购、统一配送的消费扶贫供给模式,确保供需有效对接。
第三,精准做好贫困群众返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工作。在全面摸清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机制和作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与上海市和广东省相关部门紧密合作,采取包车、包机等方式,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精心组织贫困群众返岗就业。如这两天怒江州已有466名贫困群众前往广东省珠海市复工。同时,针对部分群众今年难以外出务工就业的实际情况,计划再安排专项的帮扶资金,用于开发公共服务型岗位,专门安排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今年我们跟上海对接之后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再开发5万个公共服务型岗位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第四,与上海、广东积极对接做好相关抗疫物资的捐赠工作。截至目前,上海市各界已向我省帮扶州市捐赠口罩27.58万个、医用护目镜850个、防护服800套;广东省东莞、中山、珠海3市,向昭通怒江捐赠口罩34.75万个、医用护目镜660个、防护服3307套、救护车8辆等。
后续我们还将做好相关对接协调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处处长 杨怀党:
村级既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关键一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驻村工作队员识大体、顾大局,克服种种困难,及时返岗,奋战在第一线,充分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目前,全省35319名驻村工作队员已返岗34636名,返岗率为98.1%。
驻村工作队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重要力量,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对村情、民情、贫情比较了解,在既战“疫”又战“贫”的两场硬仗中,积极发挥优势、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充分体现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
一方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切断疫情传播。驻村工作队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排头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协助配合乡村干部做好防疫宣传动员、防控知识普及、疫情监控摸排、聚集性活动劝阻等工作。同时,与村组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召开村组干部会,建立防疫小分队,逐人逐户进行疫情调查,对村民的健康状况和外出务工、求学、经商等人员进行登记,摸清底数,通过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使上级部门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坚决切断疫情传播。
另一方面,持续发起驻村扶贫“总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省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央明确的10项和省委明确的4方面职责任务,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发起驻村扶贫“总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政策再学习、村情再了解、民情再熟悉、贫情再研判,检视存在问题,找准弱项短板,制定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取得实际成效。
现阶段,全省驻村工作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在密切跟踪分析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一是积极联系协调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题。有序推进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复工复产,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全面了解掌握村民外出务工意向,分析研判外出务工可行性,加强与复工企业精准对接,做好外出人员的疫情防控等服务保障措施。
二是积极帮助解决春耕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困难。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让具备春耕备耕生产条件的人陆续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耽误农时。主动联系派出单位、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及爱心人士,开展“消费扶贫”和“爱心助农”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三是积极帮助解决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题。做好扶贫项目复工条件评估,对符合开工复工条件的脱贫攻坚项目,积极组织复工开工。对达不到要求的,则组织提前备工备料,为开工复工创造条件。
四是组织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引导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水平。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 王思泽:
脱贫攻坚从决定性胜利到全面胜利,在抓好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同时,同步抓好脱贫人口巩固提升、防止返贫工作,应该说十分重要。总体来看,一方面,全省巩固脱贫成果任务重、基数大,根据各地初步摸底,2015年以来已脱贫的613.8万人建档立卡人口中,存在返贫风险的重点监测人口有97113户、38.59万人,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村边缘人口107923户、39.08万人,新增返贫、致贫风险较大。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近100万,还有同步搬迁的农户,与完成搬迁建设任务相比,着眼长远谋划产业发展、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等任务还很艰巨。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不利影响,增加了脱贫的难度和返贫的风险。目前,尽管我省尚未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贫困户返贫的情况,但疫情影响到贫困群众就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扶贫项目推进实施、进村入户帮扶以及接下来社会帮扶力量的减弱等各个方面,最直接的是贫困群众的收入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突出素质能力的提升,抓好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及时解决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现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国家的普查,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一个方面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分类别、分区域加强对已摘帽县、退出村和脱贫人口开展差异化、精准化的扶持,“扶上马、送一程”。加强跟踪监测和暗访的力度,对于急于转重心、换频道、存在松劲懈怠倾向的摘帽县,通过常态化约谈等方式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第二个方面是健全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及时解决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现象,形成制度保障。对脱贫监测户38.59万人、39.08万人的边缘户,实行分类分项进行监测,制定临贫预警方案,加大帮扶力度,坚决防止返贫。对因疫情影响出现返贫和新发生的贫困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及时帮扶,严防疫情影响稳定脱贫。
第三个方面是抓好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坚持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之策,着力提高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特别是整村搬迁户和搬迁规模大的安置区,切实解决好稳定增收、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社区治理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避免出现“后遗症”
第四个方面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深化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衔接,深入扎实做好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工作,通过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创新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杜绝简单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能力、树立信心。
通讯员:赵正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