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实施一周:有人分得“怀疑”人生 有人分出新时尚

2019-07-08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整整一周,垃圾分类在上海“热”出了新高度。

  玉米棒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龙虾壳该如何分类、敷完的面膜属于哪种垃圾、狗狗的便便该如何处理?逼得垃圾分类成为红极一时的爆款IP,源自生活的段子、表情包量产不断。

  最让上海人痛苦的是,全国上下都乐呵呵的看着上海人民“折磨”自己。

  《条例》实施已满一周,垃圾分类是如何渗入阿拉上海人的生活呢?

  有人分垃圾分得怀疑人生,在“拎得清”和“拎不清”之间徘徊,一个词“痛苦”。

  也有人因祸得福,垃圾分类找到了“失踪”三年的18件黄金首饰,一词“惊喜”。

  全市中小学生将垃圾分类知识作为“开学第一课”,并纳入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期间,城管开出罚单190张,其中,立案对个人处以罚款15起。

  垃圾分类无边界,连上海野生动物园的黑猩猩,都能准确将纸巾、香蕉皮和塑料瓶扔进相应的垃圾桶。有网友建议今年报考上海的同学们在家恶补一下垃圾分类,不然连大猩猩都比不过。

  阿拉上海人一门心思统统扑在垃圾分类上!一周内,记者们走街串巷,第一时间直击。“勇于创新”“海纳百川”都是上海人的标签!那么在垃圾分类上,上海人分出了怎样的一片新时尚?

  习惯慢慢养成,上海垃圾分类热度不减

  上海,是国内首个通过人大立法方式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分类还未实施时,大家哀叹以后“吃饭十分钟,分类两小时”,等到真正强制推行了,发现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难,“水深火热”不过仅仅是外界的推测。

  立法实施一周以来,上海垃圾分类进行得如火如荼,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大高校到居民区都扛起了“垃圾分类”的大旗。

  坐标:华东师范大学

  河东食堂工作人员高兆骏介绍,食堂里的垃圾主要是干湿垃圾,师生们吃完饭后,会将餐盘送到回收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初步分类,比如剩饭剩菜属于湿垃圾,用过的餐巾纸之类的就要拿出来,扔到回收处旁边的干垃圾桶里。食堂里还有一条传送带,学生可以将餐盘放到传送带上,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分类。

  坐标: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走廊公共区域摆放着四色垃圾桶,墙上贴着垃圾分类的指示,保洁阿姨从早上6:00开始一天要收三次垃圾。而且每个病房内摆放了分类垃圾桶,做到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不仅保洁人员受到了培训,病人入院时医院也会与其及家属详细沟通垃圾分类的要求,并在入院通知单中做到提示,保洁员同样会针对病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

  急诊大厅中人头攒动,每天人员众多。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准确,保洁员时不时打开垃圾桶检查,遇到扔错的垃圾就要二次分拣。值得一提的是,医院还有一个专属垃圾桶——医疗废弃物垃圾桶。每天都会有师傅对科室内已分好的医疗废弃物进行称量并等待清运。

  坐标:浦东新区曹路镇银丰苑(大型社区)

  银丰苑是一个大型社区,共有164栋两千多户居民,小区共分9个垃圾桶指定点位,以露天垃圾桶为主,分类难度系数极高。一到晚上,湿垃圾投放量比较大,厨余垃圾占大头。

  “小区垃圾分类做的还可以。大家的意识在慢慢转变,尽管有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是肉眼可见,他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志愿者告诉记者,由于社区较大,干湿不分离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居民甚至将垃圾堆放在原垃圾桶所在位置。“但是,我相信,拎得清的上海人会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面对“史上最严垃圾分类”的新规,在上海基本每个小区,都有志愿者为垃圾分类“保驾护航”,指导市民正确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妙招不断 分类神器层出不穷

  《条例》经过几天的发酵,不少街道社区志愿者“斗智斗勇”,不仅创造出了垃圾分类的新工具,还创新了新制度新方法。

  定位:黄浦五里桥街道龙华社区

  为了搞好垃圾分类,这里的巧手居民老陈熬夜搞起了发明:自制湿垃圾助推神器。

  湿垃圾倒在操作台上,轻轻一推,垃圾尽数推进湿垃圾桶,便捷不脏手。

  定位:宛平南路的徐家汇花园

  有洗手池,有雨棚,有气窗,投放口感应开门,徐家汇花园的垃圾库房经过改造,焕然一新。垃圾库房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两名库长的名字,“第一库长”是小区所属枫林街道的一名机关干部王海峰,“第二库长”是小区居委会书记郑刚。

  库长的职能总结来说就是“三员”:宣传员、协调员、监督员。此外,库长每周都要接受“红黑榜”的“挑战”,实施有效的向大家分享其好的做法,推进不力的要阐明下一步改进举措。

  坐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南院

  保洁员汤阿姨自今年5月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病区垃圾分类管理员。每天检查所在病区分类垃圾桶是否摆放规范,病区内的宣传告示等物料是否损坏或遗失;巡视病区垃圾投放点内垃圾投放情况,对于不规范投放的垃圾进行分拣装袋,并将垃圾投放不规范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记录……

  在末端分拣过程中,一经发现分拣不合格,她要在第一时间提醒对应病区保洁员,避免类似错误分类的再次发生。同时,对出现三次分类投放不合格情况的科室保洁员进行现场再培训,并请相关科室负责人一同到场学习。

  同时,作为全院垃圾分类监督员,针对某些做的不够好的病区,她将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登记,向医院后勤保障处负责人汇报用于次月医院科主任会上通报讲评。

  尽管每天是在和垃圾“打交道”,可大家却干劲十足。从垃圾桶“桶长”、垃圾库“库长”到各种垃圾分类神器、垃圾分类口诀和顺口溜层出不穷,为垃圾分类普及和习惯养成贡献智慧。

  人工与智能双管齐下 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

  “我怀疑自己有特异功能,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在脑子里自动分类了”“走在小区,横幅看着都让人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拖后腿的垃圾”……一周的分类渐入佳境,可大家脑中的那根“弦”依然紧绷,忧心自己成为反面教材,被“挂榜示众”。

  其实除了人工分类,不少单位社区以智能垃圾分类为辅,融入智能识别等科技元素,双管齐下,“加速度”推进垃圾分类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分为纸类、玻璃类、纺织类等类别进行回收;复旦大学则引进了“爱回收”机器,对投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称重返还积分,按积分达到的级别提取现金奖励。有同学说,这一黄色“吃货”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万里晶品苑小区,引进了智能回收箱“蓝宝”,投放一个多月时间,已经发放了57000多积分、日均回收量约110公斤左右。时尚与科技相结合的智能回收箱,据介绍,不仅仅是个前端那么简单,它借助大数据打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一体化产业链……科技改变生活,智能回收箱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

  据记者了解,为了助推垃圾分类,上海交大环境科学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第一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湿垃圾全部都能转化成优质的农业肥,日处理量可达100吨。未来可期。

  问题不容忽视,垃圾分类仍需以强制执行为主

  其实,不少人对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仍然不清楚,畏难情绪满满。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数据统计,上海的生活垃圾12天能堆满一座东方明珠、20天能堆满一座上海万人体育场,23天能堆满一座环球金融中心……

  垃圾分类刻不容缓,然而就在全市上下都在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之时,由于垃圾投放时间限制,“铁将军”上阵,有些小区一些居民索性将垃圾直接丢在垃圾房门口了事,与早上井然有序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多少令人有些无语。路边的垃圾箱同样也被生活垃圾塞满,甚至溢出,垃圾混装,并未进行分类。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董会认为,目前垃圾分类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定时定点回收模式,极大限制了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湿垃圾存在卫生隐患,很多湿垃圾桶为敞盖式,清理不及时很容易发酵和产生味道;干湿垃圾分类极易搞混,增加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执行难度;目前垃圾分类投入很大,尤其是人力成本,引起人们对垃圾分类经济成本可持续性问题的质疑。

  确实,与常理略有不同,核桃壳和螃蟹壳是干垃圾,而核桃仁和蟹肉是湿垃圾,鸡蛋壳和小龙虾壳却是湿垃圾,“剪不断理还乱”,分类时很多人都会困惑。此外,垃圾违规投放处罚措施执行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引起居民的抱怨,执行过程中如何避免矛盾和“人情”问题也存在一定困难。

  “虽然目前全社会都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工作,但多是由于强制监管或激励措施,而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环保意识认识还很不足,本质上缺乏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内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董会娟教授指出,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离不开强制手段的主导,要逐步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和自觉分类的意识。

  没有人会否认垃圾分类本身。社会习惯的养成,是润物细无声的,给民众一点耐心,垃圾分类,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