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第三场发布会

2019-07-31
来源:智慧中国网    

  7月31日上午,昆明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召开的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来自石林县、嵩明县、富民县的相关领导分别介绍了70年来各县的辉煌成绩。

  

  新闻现场

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石林

 

  2018年与1956年自治县成立之初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万元增长到86亿元,增长了430多倍,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20万元增长到6.49亿元,增长了540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8元增加到40636元,增长了230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1元增加到14729元,增长了207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从65.61:18.37:16.02调整为25.2:22.8:52,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新希望、双汇、华能、中种、云电投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一场从无到有的产业蜕变在石林上演。作为云南的老牌景区,旅游业是石林产业发展的支柱。多年来,石林县围绕“旅游立县”战略,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为目标,全力提升景区品质,扩大品牌效应,旅游转型初见雏形。从1978年石林景区对外开放卖出第一张门票至2018年的40年间,石林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984.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70.5亿元;游客人数翻了近40倍,旅游收入翻了2000多倍。截至目前,石林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超过2万人;先后获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45项国际国内旅游品牌和荣誉。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以“旅游+”为抓手,着力推进“文旅互融、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赢”。以台湾农民创业园、生态工业集中区和旅游服务区为平台,建成了以杏林大观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和度假养老项目,以三七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工业科普基地和体验旅游项目,以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冰雪海洋世界为代表的研学旅游基地;以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为依托,做大做强火把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培育了彝族第一村、糯黑等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了60余种阿诗玛旅游文化商品,“全域发展,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石林路径”正在形成。石林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建设美丽石林、幸福彝乡为落脚点,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石林县也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谋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林县将主动适应新时代,积极抢抓新机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主动投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绿色食品深加工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矢志不渝走好石林人民的长征路。

  

昆明的后花园富民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铿锵脚步,富民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1949年全国解放后,勤劳朴实的富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运动,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5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仅1145万元, 财政收入10万元,城乡居民存款3万元,人均收入37元。197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983万元, 财政收入152万元,城乡居民存款185万元,人均收入75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迎来了壮阔而有深远影响的四十年快速发展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民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战略地位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近年来,富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昆明行知中学、县人民医院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学前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富民小水井苗族合唱团赴英、美巡回演出,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与世界顶级乐团合作的业余农民合唱团。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大病救助等得到有效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养老保险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和96%以上,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018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324户,840户2678人实现脱贫出列,2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贫困发生率从1.67%降到0.01%;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年度测评全市排名第2,全省第45位。

  70年发展大跨越,富民70年的发展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坚定了全县15万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共圆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花灯之乡嵩明

  

  今天的嵩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昆明市区43公里,距长水国际机场12公里,属昆明和长水国际机场“半小时经济圈”。沪昆高铁、渝昆高铁(在建)、杭瑞高速、渝昆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在此交汇,处于滇中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全县国土总面积83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万人。嵩明是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国家级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是云南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云南对外开放、滇中一体化发展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70年,是嵩明经济发展翻天覆地、城乡面貌沧桑巨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70年。2015年、2016、201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嵩明持续保持在全省前15位,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1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2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9万元、1.4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4∶44.2∶41.4。一座宜居宜业的新辅城正拔地而起,过去的农业大县走向了“一主五新”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城镇化率达45.5%,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旧动能深度转换中呈现平稳合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嵩明职业教育基地是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先后入驻云南工商学院、云师大商学院、文理学院、云大滇池学院等职业院校17所,在校生10万人,拥有专任教师6000余人,已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园区已建成星汇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多个“双创”基地,成功创建为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云南应用人才培养基地。

  认真办好民生实事也是富民县的一大坚持与初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脱贫964户3486人,三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264户,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29%降至2018年底的0.012%,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

  而嵩明的成功实践和优异成绩,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党的方针政策无比优越。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嵩明才有繁荣和谐进步的今天和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作者: 李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