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写:走近新疆边境国门,从“时代标签”看小连队的大发展
顺着312国道一路向西,抵达连霍高速的终点,沙漠边陲之中,骤然铺开一片绿意,那是霍尔果斯市,一个在68年前曾为戈壁滩的边陲小镇。
曾经,它是丝绸之路的古老驿站,如今,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而默默守卫见证这座边境城市发展的霍尔果斯边防连,从“戈壁滩上建家园”到现在享誉全军的“国门卫士标兵连”已经历经68年春秋。
寒来暑往,雨霜风雪,他们就在这“千年驿站、百年口岸”边上,奉献着青春,守望着岁月,也见证着小城的蜕变,科技的发展。
界碑前站岗。崔博识摄
春风吹绿国门边
白首余岁月,相思在国门。
“老首长,咱们的第六代国门建好了,春节前您抽空一定要回来看看。多亏了你们建设的第一代国门呀,咱们这里现在可成了宝地。”现任霍尔果斯边防连指导员胡晓瑞的声音从电话中传过来,已经满头白发的霍尔果斯边防连首任指导员张清云笑着答应,对于霍尔果斯,他也是魂牵梦绕。
张清云是在儿子陪同下回来的,他执意不让儿子打出租车,也不让搀扶,自己迈着步子往前走。
走到国门前,他停下来,揉了揉眼睛,虽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还是有些错愕。
新国门蓝白相间,巍峨气派,像是看不到顶,像是顶着天,与第一代国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张清云回头问儿子:“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第一代国门是我们用土垒成的,那时候,我还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
虽然已经听过无数遍,小张还是又一次沉醉在了张清云的讲述中。
那还是20世纪五十年代,霍尔果斯当时荒无人烟,更别说经商的队伍,沙漠戈壁之中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一条街走到头,就能看完全市的风景。交通更不发达,从全国很多地方到达这里,都需要坐一周的绿皮火车。
为了更好保家卫国,践行对祖国的誓言,霍尔果斯边防连毅然肩负起建设国门的重任。
“别怕累,别怕苦,向前开荒必有路,自建国门士气足”。这是当时连队中普遍流传的口头禅,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一个个年轻的战士担水泥,抱红砖,用黑土堆出根基,白石砌成门楼,建筑材料不够用的时候,就自己烧石灰,挖沙子。那时候的张清云积极性最高,常常是披星戴月,废寝忘食。
“我们要做好国门的卫士,军威的表率。”这是第一代国门建成启用之时,张清云向连队所有人提出的要求。
新国门建成的那天,张清云站在不是很高的国门面前,看着红砖黑土,蓝天白云,看着铁门栅栏上从大到小排列好的五枚五角星,觉得边防从此多了保障,连队守防多了力量。
当初,第一代国门的联检厅是一座六七间房连为一体的苏式土坯平房,那已经算是当时口岸最好的建筑。而现在,万丈高楼平地起,摩天大厦共巍峨,第六代国门气势如此,却也再难独领风骚。
张清云感慨地说,“风吹石头跑,门前不长草”的日子已经过去,改革和建设的春风真的是吹绿了国门。
第六代国门。林波 摄
哨楼已然数变迁
哨楼土变钢,热血扛长枪。
“来到哨楼,这里就是家。当了哨兵,就得站好岗。”这是初来之时,班长窦发强跟胡乐超说的第一句话。
可转眼之间,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胡乐超抓起哨楼前的一把黄土,放进上衣的口袋。
当初来霍尔果斯边防连,正是秋天,他从家乡带了一把黄土高原的热土,埋在了哨楼前。此时,异地已成家乡,离别恰逢春节,昔日的哨楼也早已完成“土”与“钢”的变迁。
哨楼与中哈界碑相距1000米,共1347步,这是连队老兵用脚步丈量出的精准步数,临行之前,胡乐超又一次走在这条路上。
胡乐超没有守过六十年代的哨楼,可他见过哨楼的老照片,听连队老兵讲述过哨楼的故事。
当初,霍尔果斯一共只有三个岗楼,都是用泥土和木板建设起来的。
第一处哨楼在营房大门外,木板透风,夜里站岗的人身上没有一点儿热乎气。第二处哨楼建在营房北面300米处,只是用推土机堆起一座10米高的土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搭建一个15米的瞭望塔岗楼。第三处哨楼在距离营房800米处的国门边,也是木板岗楼。
夜间瞭望塔光线不足,只有白天上岗,其余两处岗楼24小时都有人站岗。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一代代士兵守卫了边疆的安全。
对于班长窦发强擒拿逃犯的故事,胡乐超的印象尤其深刻。那是一个料峭寒冬,“老卫士”窦发强站在哨楼上,远远就看到一个拉低帽檐,双手插兜的人。这个人的帽子和大衣上都是冰霜,像是走了很远的路,于是窦发强决定前去查问。可那人看到穿军装的窦发强,撒腿就跑。窦发强觉得事有蹊跷,飞步追上,反手擒拿之后,在他的身上搜出了一把尖刀。经盘问得知,这人原来是个越狱的外逃犯,正打算逃亡国外。
岁月流逝,哨楼一次次旧貌换新颜,换不掉的是士兵的责任感以及对哨楼的情谊。
“我舍不得国门,舍不得哨位,我把根扎在了这里。”这是几年前战士陶建鼎退伍时流着泪说出的话,胡乐超情绪低落地陈述了当时的场景。
而如今,自己也要离开,胡乐超又一次站在了哨楼下。
哨楼上,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钢铁混凝土已经取代木板和土台,保温式岗楼里四季如春,各项硬件设施一应俱全,阳光照在楼身的“强边固防”四个字上,分外耀眼。
胡乐超说,哨楼一次次变迁,不变的是连队的使命,虽然自己要离开了,可自己的心会一直留在哨楼上。
排长崔建德在哨楼前操作无人机。崔博识 摄
发展助力戍边关
科技助强军,天眼护边疆。
走近连队国门前哨班里,312国道最后一块里程碑静静地立在霍尔果斯河岸边,上面刻着数字“4818”,表示着上海中心广场距离守在这里的新疆伊犁军分区霍尔果斯边防连的公里数。
里程碑的前方,就是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边防连伴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变化,“现代化”也成为连队的显著特点。
卫星电视、网络终端、电子监控、红外夜视、高清云台……执勤手段、巡逻方式、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改观,不仅让连队官兵享受到了现代文明,也给他们带来了强烈使命感和紧迫感。
在连队国门前哨班值班室里,值班排长崔建德端坐在巨大的监视屏幕前。随着摄像机的转动,数公里外的边境线一览无遗。
“高科技戍边监控系统集自动搜索观察与录像记录于一体,哨所官兵全天候、全时段就能观察到边境线上的所有情况,而且能锁定目标获取录像资料。”排长崔建德自豪地说,
“建连初期是徒步巡逻,到了60年代是伴着过往的驼队巡逻,70年代、80年代骑马巡逻,芦苇荡里没有路,巡逻一次要走三四天;90年代虽说有了越野车,但车子经常出故障……”说起以前的靠人走路,指导员胡晓瑞颇为感慨。现如今,坐上巡逻车,一会儿就能跑完整个防区。
2004年前,霍尔果斯边防连的巡逻公路还凹凸不平,蛇虫遍布。提起以前的“路”,四级军士长窦发强颇为感慨。“哪有什么路,都是大大小小小的石头和草丛,路都是我们在巡逻时一点一点清理出来的。”
2008年,在连队历代官兵清理出来的“路”的上方,又重新修整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由小碎石铺成的路。因为曾参与过,中士苟彬印象深刻,“把大石头敲碎了,压路机压过一遍,才算平坦了些。”
钢架哨楼前两人巡逻。崔博识 摄
如今,连队的边防巡逻公路与各个执勤哨所全线贯通,连成一线,使边境管控更加严密有效。
平坦开阔的巡逻公路犹如一条铺在祖国的边境的缎带,迎风飘扬。
(责编:杨睿、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