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揭牌9个月,已成功研制全球首个支持300个城市1000个节点的大网操作系统,在服务定制工业互联网网络、端到端可控军民融合网络、毫米波核心芯片器件、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内生安全体系、全球开放的拟态防御示范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新年伊始,南京市召开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奏响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号角。紫金山实验室即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其以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刘韵洁院士、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邬江兴院士三大团队为主力,领衔未来网络、普适通信和网络安全的前沿研究,并有望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科技创新“高山”上的一座“高峰”。
专注发力,成绩斐然。短短一年,南京就拿出了亮眼的创新“成绩单”:全年高科技企业净增1282家,增长70%;科创型企业新增2.4万家,增长17%;累计签约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208个,孵化引进企业951 家;新增3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PCT 专利申请大幅增长170%,发明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跃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照国家级标准建设的高新园区从3个增至15个,南京高新区按原统计口径提升7个位次,首次进入全国前20强……在《自然》杂志最新评选的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南京上升至第12位。
“创新是南京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希望所在,必须旗帜鲜明抓创新、只争朝夕抓创新、充满信心抓创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如是表示。
依托区内中航科技城等资源,“秦淮硅巷”为创新打开了新天地
挖潜 科教资源转化创新动力
高校53所、在校大学生83万人、国家级研发平台120多个、两院院士82人。一直以来,科教名城都是南京的一张名片。如何深度挖潜,将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驱动创新的源动力,让科教优势成为发展优势,是南京打造创新名城的首破之题。
这便有了“两落地一融合”。南京市把它作为创新名城建设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力推“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强高校院所和地方的双向沟通,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助力一流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另一方面,把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抓创新的最佳突破口和发力点,借力研发机构孵化更多创新型企业。
一年多前,南京大学高翔博士辞去南京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职务,带领人才团队以800万元现金入股,成立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高翔和他的团队占股80%。“我们当中不少人都是房产抵押、现金入股,看中的就是南京的创新政策和创新氛围。”在高翔看来,过去政府推动创新往往只到学校层面,并没有与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挂钩;2018、2019连续两年的南京市委“1号文件”聚焦科技创新,拿出的政策很多都具有创新性,“我们人才团队是大股东,这对我们是压力更是动力。”脱离事业体制束缚,团队创新潜力得到释放,2018年其营收就超过了5000万元。
南京将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突破口,提供场地、政策、融资、产品首购等有力扶持,每年按绩效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新型研发机构,南京要求人才团队现金投入持大股,技术成果要具有产业化基础和市场化前景,每年要孵化引进一定数量的科技型企业。
“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作为江苏面积最小的省级高新区,白下高新区仅2.29平方公里。毗邻主城,区内集聚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五十五所、八五一一研究所等一批科研资源。白下高新区服务处处长金界春坦言,虽然坐拥这么多科研院所,过去各自的关注领域不同,沟通较少,以“两落地一融合”为主抓手,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多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其中,依托南航成立的有5家,依托国防科大1家,依托五十五所1家,依托南工大1家,依托南理工1家。
截至今年4月底,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签约总数达到239家,备案131家,涉及科研人员5939人,累计孵化企业1401家,专利申请数2052件,其中逾半由“双一流”高校团队组建。不仅如此,南京市还创新提出了“城市硅巷”理念,推动鼓楼、徐庄、白下等高新园区改造老厂房、盘活老校区等,激发主城区大学科教资源活力,打造集约紧凑、功能互补、结构完善、校地融合、产城一体、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硅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