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保龄球”运动老树开新花

2017-06-1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6月10日电(记者 许万虎、唐颢宸)保龄球作为一项国际性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许多地方得到推广普及。殊不知,在滇西古老的村寨里,发迄于数百年前的傣族“保龄球”正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傣族群众茶余饭后愉悦身心、强健体魄的主要运动项目。

  傣族“保龄球”在傣语中称“拎过”。史料记载,400多年前,云南德宏州芒市地区土司就有在农闲时节开展“保龄球”运动的习俗。随着历史变迁,这项运动一度淡出当地人生活,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考证和创新,为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芒市传统的傣族古寨遮冒村,每天傍晚,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们扶老携幼,自发来到村里寺庙广场上的比赛场地,一男一女组一队,每队分别以三种比赛规则展开角逐,“保龄球”响亮的碰撞声和着村民的欢声笑语传到村庄内外。

  遮冒村村委会主任朗爱晃介绍,傣族“保龄球”为竹节锯成的实心薄圆片,5个直径10厘米的母球为“攻击球”,5个直径13厘米的子球为“目标球”。比赛时,男女混合为一队,队伍总数无限制,每组选手以“滚击”“踢击”“推击”的方式进行三轮比赛,每击落一个“目标球”记一分。

  据介绍,“滚击”即手持攻击球滚击目标球,“踢击”指脚背放置母球走动一段距离后踢击球,“推击”则为脚掌踩母球滑步推进击球。比赛场地为梯形,分“滚击”限制区、“踢击”限制区、“推击”限制区和目标球放置区。

  遮冒村村民朗玉满每天都会穿上传统傣族服饰,与丈夫组成一队来参加“保龄球”大战。比赛现场,伴着清脆的撞击声,“目标球”陆续倒地,朗玉满拔得当天比赛头筹。她笑着告诉记者,小时候曾听村里老人提过傣族“保龄球”,如今这项运动重新出现在村里,村民参与热情很高,生活也更加健康充实。

  朗爱晃说,傣族“保龄球”作为傣族传统民间体育运动之一,“球具”简单易制作,运动场地限制少,颇具趣味性和竞技性,渐渐受到越来越多傣族群众青睐。“目前,这项体育运动已进入州级比赛项目行列,希望未来这一传统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她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