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动劳动教育标准化建设,陕西省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化发展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主办,陕西省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承办,主题为“标准引领 示范先行”。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劳动教育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劳动教育标准化宣贯小组组长刘浩,全国劳动教育标准化宣贯小组执行组长、五育之首(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小萌(又名陈永艳),西部农村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白建雄,西安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研究院院长李亚宾,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西安创业大学校长芮耀军,原陕西省发改委培训处处长王平,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双成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
陕西省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组长马彩芬,宣贯小组副组长、品典中国融媒体培训中心主任李丹民,宣贯小组副组长、高联硕博教育研究院院长马媛,宣贯小组副组长、华博思源研究院院长秦蕾等地方骨干,以及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姚红玉,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陕西办事处主任赵博等省内专家学者和劳动教育实践领域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为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与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共同研制发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服务认定》、《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师专业素养与培训》、《“五育融合体”建设与服务认定规范》三项标准和在研的《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与其配套的测评体系也在制定过程中。该标准作为各地方各部门行政管理、认证认可、招投标、政府采购的依据,在劳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该系列标准首批认证的劳动教育实践标准化基地白名单已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信息平台公示。
刘浩组长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标准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他指出,劳动教育服务标准化是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他还强调,在劳动教育标准宣贯过程中,坚持公益性、教育性、科学性和合规性原则。

陈小萌组长对陕西省劳动教育标准化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她表示,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工作已经在十二个省展开,为劳动教育规范性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提出要将陕西省打造成全国的劳动教育标准化示范省,作为全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及主管单位将全力支持。她希望,陕西省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早日实现目标。
李丹民主任结合在教育厅工作的经历,他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劳动教育工作在陕西省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劳动教育实践工作中还存在劳动教育专业师资不足、部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理念不清晰、课程不健全等问题。他认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联合制定的系统的劳动教育标准体系一定会弥补劳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
白建雄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耕读传家是中华民族智慧传承的法宝。我们做的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他说,要做到知行合一,劳动教育实践将成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我们委员会有很多基地,我代表西部农村发展委员会对此工作全力支持。
陕西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组长马彩芬就陕西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及服务体系计划作了介绍。她指出,在总部领导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陕西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首要任务是推进团队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标准宣贯队伍。在此基础上,宣贯小组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在春节前完成2000名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师的培训工作,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家实验基地的目标。至2026年年中,力争实现全省劳动教育标准化基地市县覆盖率达80%以上,最终实现陕西省成为全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工作的示范省的总体目标。

在专题研讨环节,马媛院长指出当前劳动教育标准化建设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存在“打卡式、观光式”等形式化问题,课程体系系统性、衔接性不足,评价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亟待增强,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一系列现实挑战。与会代表结合各自研究专长与实践经验,围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化构建、师资队伍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科学化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分享了多项实践案例与前沿思考,为破解劳动教育发展难题、推动劳动教育标准有效落地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延伸活动,专家组一行应邀赴延安南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专家组对延安南沟基地在推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指出,延安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标志地,应着力开发劳动教育与红色教育(德育)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具有革命题材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专家组一行还前往榆林市榆阳区“大漠军旅文化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调研。专家组对该公司在军旅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方面的初步探索给予肯定,同时,强调其作为女子民兵治沙连培育基地的特殊价值——应深度挖掘“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内核。
在调研榆阳区“黄土地民俗博物馆”与佳县“黄河博物馆”期间,专家组强调,两馆的藏品质量与管理水平表示高度赞赏。应积极研发融合博物馆资源与劳动教育实践的专题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藏品探究陕北民俗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实际行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将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纳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体系的要求,推动博物馆建设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随后,专家组实地参观童学馆,听取了馆长关于童学馆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的汇报。专家组强调,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前教育阶段亦不例外。建议童学馆开发适宜学前儿童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示范性课程。
最后,专家组来到子洲县双湖峪镇克戎寨种养殖基地调研,了解到村支书张伟曾为知名企业家,为支持家乡建设,毅然返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感人事迹。专家组指出,弘扬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张伟支书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克戎寨基地将成为劳动教育分会继十八洞村之后,第二个由村集体主导建设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专家组还建议,克戎寨与十八洞村缔结为友好村落,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推进劳动教育实践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陕西省劳动教育标准化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标准引领、示范先行”,陕西省将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标准化建设路径,为全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助力新时代劳动教育迈上新台阶。(陕西新时代劳动教育标准宣贯小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