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离包茂高速铜川北出口,沿着342国道拐几个弯,便钻进了被苍翠山峦环抱的烈桥村。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新,白墙黛瓦的农舍点缀其间,巷道干净整洁,几位老人坐在雷雨顺公园里唠着家常,脸上是安逸的笑。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个如今挂着“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最美宜居乡村”牌子的地方,也曾被一堆“硬骨头”难题困扰着。村民们都说,村里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夏忠诚,一颗心像钉子似的,“钉”进了烈桥的土地里,也“钉”进了大伙儿的心坎上。
“老夏说话,钉是钉,铆是铆!”
在村委会见到夏忠诚时,他刚从农副产品加工厂回来,裤脚还沾着泥土,笑容朴实的像这山里的风。提起他,前烈桥组一个大娘打开了话匣子:“夏书记?那可是个‘钉’性子!我们那点‘熬煎’事儿,搁心里九年了,他真就给‘钉’成了!”
大娘说的是2012年包茂高速建设占地赔偿的遗留问题。2021年初,夏忠诚刚在换届中当选烈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新官”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这个“老大难”。20户村民,9年的等待,情绪激动地找到他。“没二话,他立马把我们聚一块儿,一家一家听,一笔一笔记,记得那个细哟!”大娘回忆道,“那阵子,就见他在镇上、区里来回‘钉’,电话都打‘烫’了。大伙儿心里没底,他就拍胸脯:“乡亲们放心,这事我夏忠诚管到底!”
这一“钉”,就是整整八个月。夏忠诚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材料摞得老高。终于,在那年深秋,涉及8.23亩土地的赔偿款,一分不少地发到了20户村民手中。“拿到钱那天,开心的跟做梦似的。”大娘感慨,“夏书记说话算话,真是‘钉’是钉,‘铆’是铆!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那回发火,吼得山都颤!可俺们服气!”
烈桥村森林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森林乡村”。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是夏忠诚心头的头等大事。平日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宣传防火,见了谁家地头有烟冒,都要走过去叮嘱两句,语气温和得像拉家常。然而,那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村民们见识了夏书记“慈眉善目”背后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一天中午,村里一个年逾八旬的老汉偷烧地畔,火星引燃了荒草坡!虽被及时扑灭未酿大祸,但浓烟滚滚,惊动不小。
夏忠诚火速赶到现场,看到惊魂未定的老汉和他的子女,他脸色铁青,目光如炬,径直走到老汉的子女面前,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你爹多大岁数了!你们当子女的,平时有没有提醒?有没有管好火源?今天要是烧了咱们村的林子,毁了‘国家森林乡村’的牌子,你们担得起吗?!” 他手指着火场余烬,胸膛起伏,“森林防火是天大的事!家里老人孩子看护不好,就是你们的责任!”
吼声震住了现场。老汉的子女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事后,有村民悄悄议论:“头一回见夏书记发这么大火,像变了个人。”但更多的人,包括挨了训的子女,都心服口服:“骂得对!骂得该!要不是夏书记这通吼,咱还觉得没啥大不了呢。他平时对谁都好,可真碰到原则问题,那真是‘钉’是钉,‘铆’是铆,一点不含糊!光有老好人的笑脸,可当不好咱们这个家啊!”
“滑坡那夜,他像颗钉子‘钉’在现场!”
烈桥村党支部副书记田慧丽说起另一件事,至今心有余悸。2021年国庆刚过,连绵秋雨下的人心慌。10月3号,前烈桥组新村后山体出现滑坡迹象,直接威胁64户267人的安全。
“雨大得睁不开眼,夏书记接到消息,抄起喇叭就冲出去了!”田慧丽回忆道。转移群众、上报险情、安排临时安置点……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夏忠诚的身影在泥泞的滑坡体和安置点之间穿梭,嗓子喊哑了,浑身湿透了。“最危险那几天,他就像颗钉子,‘钉’死在滑坡现场,三天三夜没合眼!安抚老人,协调物资,眼瞅着人都瘦了一圈。”田慧丽说,夏书记一边守着现场,一边紧盯着后续治理,“他反复跟上级汇报,协调专家勘察。那劲头,不把隐患彻底拔掉,他绝不罢休!”
这颗“钉”的韧劲,最终撬动了巨大的力量。在夏忠诚锲而不舍的推动下,省市专家迅速评审通过了治理方案,一项投资超千万元的治理工程在2023年春天动工。当年10月,工程高质量竣工,村民们都安全地搬回了焕然一新的家园。站在如今坚固的护坡下,一位当时被转移的大爷对记者说:“那天晚上,看着夏书记浑身泥水站那儿指挥,俺们这心呐,就落回肚子里了。有他在,天塌不下来!”
“他把心‘钉’在村里,产业就扎下了根!”
解决了历史遗留和天灾难题,夏忠诚的目光更深邃了。“村子要长远发展,乡亲们的腰包要真鼓起来,没自己的产业不行,得把致富的根‘钉’牢!”他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把脚印“钉”遍了烈桥的山山水水。
高产密植的玉米、金灿灿的油菜花,是烈桥的传统优势。夏忠诚敏锐地抓住了这点。“守着‘金山’不能饿肚子!”他力主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厂。跑项目、写申请、盯审批……那些日子,他成了区农业局的“常客”,那股子“钉”劲又上来了。“有时候材料要得急,他能在局里楼道等到人家下班,就为了当面再沟通清楚一点。”一位村干部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0月,承载着全村希望的加工厂机器轰鸣,正式投产了。金黄的玉米糁、玉米面,醇香的菜籽油,还有地道的饸饹……带着烈桥泥土芬芳的产品一上市,就因品质优良赢得了口碑。“去年产值有30多万呢!”加工厂工人语气里透着自豪,“不光赚钱,还解决了我们5个乡亲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再往外跑了。”
夏忠诚的心“钉”在烈桥,发展的路子就越走越宽。利用紧邻高速口和国道的优势,他推动发展康养民宿,小山村年接待游客超过了2000人次,旅游收入15万元不再是梦;引进的东风二汽服务站项目,又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2024年,烈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7.6万元,“钱袋子”鼓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甜了。
“这颗‘忠诚’心,让家园美进了心里!”
行走在今日的烈桥村,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但夏忠诚追求的,不仅是生态美,更是人居美、乡风美。他以“千万工程”为抓手,带领村民打响了“清洁乡村、净美家园”的攻坚战。
从前烈桥组到后烈桥组,3.2公里河道治理得水清岸绿;后烈桥至柳林沟组,2.73公里排水渠和510立方米坚固的挡墙守护着村庄;污水管网通到了包茂高速沿线18户村民家中;崭新的水冲式公厕、160个户用垃圾桶;雷雨顺公园绿树成荫,房前屋后4900平方米的花草争奇斗艳……
“以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你看,多干净!住着舒坦!”几位在公园晒太阳的老人争相说道。环境美了,生活也更有滋味。村里的锣鼓队、秧歌队常年活跃,元宵节、重阳节,文化活动一场接一场。“夏书记常说,光富口袋不行,还得富脑袋。现在我们这日子,美滴很!”一位大婶笑着说。
“荣誉是集体的,根在烈桥扎得更深了。”
在夏忠诚的带领下,烈桥村荣誉满墙:“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林长制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千万工程示范村”、“省级最美宜居乡村”、“市级美丽乡村”……还有金锁关镇考核一等奖、全市“头雁”擂台比武一等奖。面对这些金光闪闪的牌匾,夏忠诚却很平静:“都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我这个人没别的,就是认准了烈桥这片土地,认准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个理儿。心‘钉’在这里,根就扎在这里,就想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点事。”
傍晚,夕阳给烈桥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加工厂里机器还在运转,民宿的灯火次第亮起,公园里传来村民的欢声笑语。夏忠诚站在村子里,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眼神坚定而温和。他一颗名为“忠诚”的心,早已深深“钉”进烈桥的沃土,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繁茂的根须,滋养着一个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越来越有奔头的乡村新图景。
这颗心,属于夏忠诚,更属于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烈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