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作协城区分会成立侧记

2024-11-26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年11月23日,注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在这饱谷归仓、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市作协城区分会正式成立了。这不仅是全市文学界的盛事,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期待已久的喜事。

  分会的挂牌地点,即本次会议的地点,按照通知上的表述是在花园路,东方商厦路东,浩沙健身4楼。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恐怕比较难找,然而正是这一连串的标牌标识和上下辗转,却无意中给了人们许多的遐想。首先是进门时,那门口的过滤桩,与作家协会非常应景,会顿然让你有一种应合感和约束力。进得来的是“顺应”和“适合”,进不来的是“无序停放”,进得来的是“兴趣”和“爱好”,进不来的是“人各有志”。正是告诉人们,进入文学殿堂也是不容易的,是有条件的,需有序而入,需努力而入,需有一颗敬慕之心而入。

  由于此楼属于一种综合商用或写字楼,电梯口两侧摆满了不同单位的引导牌或海报,尤为鲜目的就是浩沙健身。凡初来乍到者,很容易有一种诧异,认为健身是“武”类,而协会是“文”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实有所不知,文武亦相通,会员们进入文学天地,进行文学交流,提升写作技能,不也是一种强身健体么,一种“文学健身”“浩沙健身”么。再看整个楼梯口,虽然也很整洁,但终将掩饰不了那年代已久的残迹斑斑,散发着一种最为普通的市井气。

  尔后乘电梯到4楼,步入其间,不禁让人眼睛一亮,心境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另一种别致而高雅的世界。会员们由下而上的过程,也正是应景了作家源于生活,源于基层,再经过提炼拔高,而到达一个文学的境界。还有更应景的是,门前恰恰是一条花园路,文学创作讲的就是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协会不正如那世间的百花园一样么。

  协会设在4楼的“拾贤教育”机构内,刚开始看“拾贤”二字,也不知其意,只能猜测。后来一看,那宽大的背景墙上,是一个大大的拾贤教育校徽,下面写着“拾阶步青云,贤德润人心”两句话。很显然,这是对拾贤二字的最好解读,也是该校的校旨和主题词,是多么的有文化、有特色、有内涵啊,许多会员至此,都驻足良久,若有所思。其实这两句话,也完全适用于作协,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事实上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一种“拾贤”呢。

  进门的过道边是会议报到处,专门设了一幅签名墙,参会的会员一一在上面签名留念。有人调侃说,一定要把它收藏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可能就成了名人墙,因为在这墨宝堆里,一不小心会有更多的省作协、中作协的大家名家呢,但愿如此。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提前到场的会员们,先游览参观,走过幽深的走廊,来到最里面的两间,是拾贤学校的书房和茶室。一股浓浓的书味墨香扑鼻而来,环顾四周,书架满满的藏书和古董,任意看一物件,都透射着历史的身份和文化的品位,简直就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会员们无不啧啧赞叹,大开眼界。看得出来,这里正是平时文友相会茶叙的绝佳之处,茶香四溢,暖意融融。

  城区分会入住这里,有此一室,相近相融,相得益彰,也立马颜值高升,书香更浓。前来参观的会员,徜徉其中,未曾开会,就先享受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刘莉会员更是沉浸其中,悦意满满,还特意坐到古椅主座的位置,摆拍了许多美照,晒到了自己的抖音里。

  成立大会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在市作协沈海波副主席的主持下,邵满意副主席宣布了城区分会成立的批复,市文联陈婷婷和市作协金倜主席为城区分会揭牌,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会员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分会成立后,微信群里立马一片沸腾,文友们纷纷点赞祝贺,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更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令人敬佩的是,在参会的会员中,真是藏龙卧虎,高手如林,个个身手不凡,反应迅速。第二天大早,刚打开微信一看,城区分会新任副主席夏俊山,就在“苏中古今”上发表了“意外成为副主席”的文章,他如此高龄,能如此敏捷,出手神速,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几乎与之同时的是,陈堡分会的周信学,也在“陈堡草荡”第一时间发表了“兴化文脉,墨香新章”的精彩美文,一看此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文字细腻,文采飞扬,充分彰显了作者的满腔热情、良苦用心和文字功力。接着是戴南分会的吴晓萍,在“阿紫”上发表了“不断续写新篇章”的文章,安丰分会的李桂根,也在“安丰塘口”上发表了“心随我动,文学盛宴”的文章。城区分会的新会员解海中,即性赋诗一首“入城区作协感言”,立马转发在微信群中,会员孙庆余也献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不一会儿,城区分会的新任副主席倪高扬,还编发了短平快的小视频,用另一种方式,又一次活跃在微信群的热烈氛围之中。是啊,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映照着时代的变迁,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

  社会需要文学,文学也必将在社会的发展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作协城区分会的成立,无疑顺应了时代的呼唤,满足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切期盼。兴化,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情怀,人才辈出,文脉相承。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经济高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广大文学爱好者们以笔为椽,以梦为马,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用文字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用故事传递着人间的温暖,用诗歌颂扬着生活的美好。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泰山不辞抷土,故能成其伟岸。完全有理由坚信,随着市作协城区分会的成立,大家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助推人文兴化建没贡献新的文学力量。(文/袁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