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各国战略对接,逐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回顾这10年,资金融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了“金融血脉”作用,有效拓宽了共建合作沿线国家的融资渠道,高效支撑起“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和重大项目建设。
10年来,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约1822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比重从10%左右提高至20%左右,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资金支持,日益成为共建沿线国家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助力、撬动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杠杆。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首倡与重要建设国,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设和拓展了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2014年11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5年12月,全球首个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目标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亚投行已累计批准20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88亿美元,撬动资本近1300亿美元,涉及能源、交通、水务、通信、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与共建成员国经济的“绿色复苏”,项目遍布全球33个国家。此外,中国发起成立人民币海外基金、中哈产能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中国许多地方或企业也设立了“一带一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投资涵盖基建、能源、交通、农业、高科技和金融等行业,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北京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服务平台,也是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扎根于北京,集聚平台的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以智力投资驱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发展,通过搭建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平台、智库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投融资咨询平台,推动知识产权资产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力,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成立以来,先后服务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丝路科学城建设,先后承办丝绸之路智库峰会、“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投资发展论坛、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西部绿色生态发展论坛等活动,为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中国商业史学会、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当代世界(北京)信息科技研究院联合发起“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致力于为各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智力与金融支持。“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在北京国声丝路国际投资控股集团市场化运营中,充分发挥北京金融禀赋资源优势,聚焦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通过深入开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创新金融、知识产权金融和资产管理等服务板块,全力打造“智投中国”开放创新的战略对接平台、投融资合作的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枢纽平台,支持和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贸试验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重点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咸新区及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带动城市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与合作机构联合共建“智投中国”创新赋能平台生态系统,组建由新型智库引导推动,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导,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基金会、商协会、上下游企业等各类创新要素的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全面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