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7月19日电(庞雪汀)盛夏时节,在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大华村水稻种植基地,一只只鸭子穿梭其间,吃杂草、清害虫,这样不仅不用除草、不喷农药,生产出来的稻米还无污染、无公害。“稻鸭共作在投放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一场“沉浸式微党课”正在稻田边精彩开讲,主讲人是年过八旬的“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
赵亚夫(右一)在大华村水稻种植基地察看“稻鸭共作”实施情况。
2021年,由赵亚夫领衔的亚夫团队工作室功能性党支部正式设立。党支部成立后,先后与句容的大华村、东霞村等多个村级党支部结对共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为当地发展添劲赋能。
赵亚夫(右二)为农户讲授水稻管理技术。
种植大户张义军是“沉浸式微党课”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他听赵老讲课后,立即回去搞起了“稻鸭共作”,每亩产值从约1400元提升到了2500元左右。这次听说赵老又要来大华村授课,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追星”。
“传统方式种植水稻产量虽然不小,但稻米口感一般,单价卖不上去。赵老建议我们搞‘稻鸭共作’,鸭子在稻田里吃杂草和害虫,鸭粪当有机肥料,鸭子的活动又促进了稻田土层透气,刺激水稻生长,这样种出来的稻米更好吃,价格也翻了两三倍。另外,稻田里放养的鸭子肉质肥美,又能给我们增加一份收入!”谈起“稻鸭共作”的好处,张义军如数家珍。
大华村水稻种植基地里投放的鸭子。
“稻鸭共作课”结束后,赵亚夫又为大华村的枇杷种植户“加课”。“枇杷园内可以适当养殖蜜蜂,一来可以销售蜂蜜,减少人工授粉成本;二来可以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亚夫团队工作室的专家一边详细了解枇杷园的情况,一边向农户传授“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模式相关知识技术。
亚夫团队工作室功能性党支部成员在大华村枇杷园为村民讲解“枇杷蜜蜂”共作。
通过这类开在田间地头的“沉浸式微党课”,亚夫团队工作室向村民们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现场为乡亲们遇到的问题“把脉问诊”,普及生态循环农业知识,农户们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在生产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赵老的课让我了解到绿色循环农业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农户陈军民说,“不施化学肥料、改用有机肥,以地定养、以养肥地,这些新理念让我们种出了更优质的粮食,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大华村党总支书记裔云喜说:“专家们每次来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这次‘稻鸭共作’模式的成功推行,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也让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据介绍,去年,大华村100亩“稻鸭共作田”年产量达10万斤左右,总产值超45万元。下一步,大华村准备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并同步开辟“枇杷蜜蜂”共作、“枇杷鸡鹅”共作等新型种养结合模式。
在亚夫团队农技专家指导下,句容市茅山镇东霞村种植的有机水稻长势良好。
目前,亚夫团队工作室功能性党支部已经与句容市11个村达成对接合作,培养以党员骨干为主体的技术、产业能手,帮助建立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下一步,亚夫团队工作室的目标是要让村级集体经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长起来,带领大家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转变。”亚夫团队工作室成员、句容市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王友成说。(句容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