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吾国》百岁老人谱写“青春进行时”

2022-02-2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谈起过节时的家庭话题,你会想到什么?

  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吾家吾国》特别加更春节档,由老一辈分享他们的人生理念、生活方式和时代情怀。不同于传统印象中长辈的说教,这些老先生们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不但用永不止步的奋斗活出了生命的宽度,更示范了“养生”的真谛。

  这些近一百岁的老人们,他们燃烧的一生都投入了时代发展的壮阔篇章。即使在退休后、在耄耋之年,他们依然不停歇,坚持学习工作、奉献社会,把人生过得有声有色、有价值。他们那永远滚烫而灿烂的“青春进行时”,无论我们是正当年少,还是壮年已至,都能汲取到被召唤的能量。

  货真价实的“不老秘籍”

  老艺术家和娃娃机,这两者能联系起来吗?

  蓝天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唯一的文艺工作者。今年95岁的他每次逛商场,看到娃娃机还会忍不住去抓着玩一玩,如今已经练成了一个抓娃娃的高手。抓回来的一堆毛绒娃娃,变成了家里流浪猫狗的玩具。

  这位老艺术家,藏着一颗有爱的童心。蓝天野收养了许多流浪猫狗,并给一条流浪狗起名叫“大腕儿”,如果有人称他为“腕儿”,他就说“在这儿呢!”玩笑间是一种低调和自嘲,不愿被别人捧这么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蓝天野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话剧《北京人》里的曾文清、《蔡文姬》里的董祀、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姜子牙……

  就是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在84岁时还会选择重返舞台。

  2011年,北京人艺决定重排话剧《家》,邀请蓝天野饰演剧中一个角色。此前,蓝天野已经导演过这部话剧作品。这个时候,他阔别话剧舞台也已经将近二十年了。

  比邀请参演更令人惊讶的,是人艺决定让蓝天野饰演冯乐山这一角色。按照常规,蓝天野更适合的角色似乎是另外一个——高老太爷,但思路转向之后,反而更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激情。

  饰演冯乐山这个角色,蓝天野最初也没想到,这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个挑战。因为个人形象原因,蓝天野一生中几乎从来没有演过反派。而巴金笔下的冯乐山是一个伪善反面的人物。同时这个人又很有学问,还有一定威望,并不是那种单一的坏人。蓝天野专门给冯乐山这个人物设计了自己认为他该有的样子:长髯飘胸,头戴黑丝绒帽,袖子挽成月牙形,以体现出他表面风雅而内心欺人的形象。蓝天野的塑造,呈现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版本的冯乐山。

  尽管这对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体力、脑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蓝天野还是感慨:“我的生活还是应该在舞台上。”《甲子园》《吴王金戈越王剑》……自从这次重返舞台,蓝天野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什么叫老了?就是你自己不再有新的想法了,而不是你有白头发了。”蓝天野说道。

  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为了一个病例,可以争分夺秒翻阅200多篇参考文献,在三天内做出30多页的PPT。这来自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的生活日常。王振义退休十几年后,72岁开始学电脑,“靠老本不能生活下去的”。

  97岁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叶铭汉,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书房的电脑前回复工作邮件和留言。他说:“人一辈子都要学习,技术发展很快,问题摆在面前,新东西、新发现就会不断出现。你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

  昂扬向上、永不满足、持续探索、不断创新,这些老人把生命活成了青春进行时的样子。他们用无限的勤奋积极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不老秘籍”。

  良好家风是温润的底色

  当老先生们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我们可以看到是什么启迪了他们的心灵,引领了他们的成长,鼓舞了他们的人生。

  对于叶铭汉老先生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同为物理学家的叔父叶企孙。

  叶企孙一生培养了79位院士,而他的学生钱三强又是叶铭汉的恩师。

  受叔父的影响,叶铭汉自幼就保持着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和思辨的能力。

  叔父对叶铭汉的事情,一向是不去干预。在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号召青年学生参军,叶铭汉也报了名。他没有事先告诉叔父,叔父也没有反对,只是嘱咐说“出去要小心身体”。

  提及这段往事,叶铭汉总结为五个字:“逃责非丈夫”。

  1950年春天,国家提出由中科院新成立的近代物理所牵头研制高能物理的重要基础:加速器。这一次,跟着钱三强刚读了一年研究生的叶铭汉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走进了近代物理所。正是这浓郁的科研氛围与报效家国的热血,让物理学研究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间传承了下来。

  好的家风如化雨春风,不仅滋养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也能长长久久地护着家、护着国。

  王振义说,父母从小教育自己,要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党的教育也是这样,要多先想别人。面对凶险的临床疾病,他和学生合力攻坚,研制出首个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成人白血病。然而,王振义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将此特效药公开,让更多患者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受益。治疗药物一盒仅290元,且已纳入医保。

  王振义的家中有一幅牡丹图,画面中,牡丹很奇特,生在石头里面,叫做“清贫的牡丹”。石头里面怎么能生出牡丹呢?王振义解释说,这是反映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工作,做出成绩出来应该是红的。但是为什么清贫呢?成绩生出来不是靠石头,是靠石头周围的这些营养,大家共同努力出来的,有了成绩,也不能骄傲。王振义以此明志,“要有进取的雄心,像牡丹一样开得热烈,可是,对名利要看淡。”

  生活积累更重要

  《吾家吾国》开启的,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温暖对话。老一辈们用爷爷奶奶般的亲切口吻向晚辈们分享人生,用他们沉淀一生的宝贵经验,为晚辈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帮助我们找到精神的信仰和未来的方向。

  蓝天野认为,演员演好一个角色的努力不是从他接到这个角色开始的,而是从他决定当演员的那一天开始的。84岁重返舞台,很多事都跟原来想象的不一样了,本以为会很生疏,结果却相反,他觉得演得比以前更好了。这是因为所有的阅历和积累都成了舞台上的养分。蓝天野对年轻人说,像表演学员班,学的都是表演方法。比表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一个是文化修养,一个是生活积累,甚至生活积累更重要。

  作为医学工作者,王振义院士尤其注重实践,他98岁仍坚持每周拄着拐杖去上海瑞金医院外科病房查房,还以“学生”自居,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在他看来,治病救人就是医生的“开卷考”。

  95岁的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当初选择学习“焊接”时,中国甚至没有这个专业。他创建了我国的焊接专业,并解决了我国许多重大工程中的焊接难题。他十分看重科学转化成成果,在南昌大学任校长时,他反对“唯论文论”,呼吁学生们多去实践,多去做有用的东西。“我的生命是我的兴趣和我的成果支持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真正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被誉为“跨界科学家”,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的8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年轻人提出了希冀:“我给年轻的同志们讲,以前我们确实懂得很少,他们现在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会做得更好,但是别人也在做,我们要最好,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老一辈们在这个世界生活过、奉献过的人生点滴,被鲜活地展现给更多的年轻人。这滚烫的“青春进行时”黏合着所有人的情感朝着一个方向出发,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负家国,不负韶华。(郑新)

  【责任编辑:崔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