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驻漠河某雷达站:守望长空,我是祖国的眼

2019-02-26
来源:解放军报    

  

  奔向战位。程龙摄

  初春时节,漠河依旧冰天雪地,呵气成霜,夜间温度更是动辄降至零下40摄氏度。

  一阵刺耳的警铃声划破暗夜,急促的脚步声顺着楼道传来。循声望去,几名战士迅速奔向雷达阵地,尽管营房到阵地路程只有三四百米,记者紧裹着大衣还是被冻得浑身发颤,脸如刀割般地疼。

  进入方舱,雷达已开机,2名战士凝神注视着显示屏,双手快速敲击键盘。

  “与温区部队不同,漠河的战备训练,必须把环境作为重要因素考虑。”空军驻漠河某雷达站站长张天赐告诉记者。

  极寒天气下,人员和装备都经受着极大的考验。以看似简单的雷达开机为例,每次开机前都要检查机油瓶的凝固状态。同时,技师还要对各元器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才能加电开机。

  技师张寒对此深有体会。低温条件下,雷达很多元器件性能发生变化,装备故障率增高,保障难度变大,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润滑油会变黏稠,进而影响天线转动,甚至停转损坏电机。

  进入冬季,技师班每日便多了一项工作内容,每隔一两个小时检查一次放置在室外的机油检查瓶。如果瓶中机油有凝固趋势,他们便采取措施,让装备中的润滑油保持正常状态。

  克服极寒气候对装备的影响是一方面,如何让官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是另一个重要课题。

  记者发现,极寒条件下快速奔跑一段距离后,肌肉会不自觉地颤抖,精力也难集中,而战斗转进要求快速进入战位,这该怎么办?

  该站探索组合训练模式,加强奔跑后身体状态稳定训练,先组织操纵员400米跑,不经休息便直接转入模拟训练测报,锻炼官兵快速稳定气息、保持精力集中的能力。情报录取训练前,组织官兵推轮胎,确保在体能消耗量大、肌肉紧张颤抖的情况下,手指依然保持灵活,情报录取快速无误。

  张天赐说,表面看雷达部队对体能要求不高,实际上他们练得一点也不少:冰天雪地里扛原木、推轮胎、爬绳索、练跑步……只有保持良好的体能水平,才能在快速转进中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时针已指向夜里11点,方舱内依旧忙碌。2名战士操作娴熟,片刻间捕捉到空情上报,随后判断分析目标属性……半小时后,警报解除,记者连忙上前询问。“激烈战斗发生在指尖,看似简单的敲击键盘,其实发出了很多操作指令,让雷达瞄准目标,精确定位。”刚走下战位的操纵班长沈旅说。

  记者拿起眼前一个不起眼的笔记本,看到上面记录着几十种目标的回波特征、飞行特点,防区内不明空情发生区域、航线、速度、高度等相关数据。张天赐告诉记者,这些资料所有战勤人员人手一本,大家对各种空情数据烂熟于心,如遇符合特征的不明空情,便可及时抢报第一点,为后续研判节省时间,这对以秒计时的雷达情报来讲十分重要。

  波澜不惊、沉着冷静的背后是长期的坚持。回到营房,已是凌晨,沈旅顾不上休息,立即查看视频资料,走下战位的各岗位人员围在一起复盘,分析总结经验。“情况不过夜,在印象最深的时候,记录下所遇问题操作方法、具体数据是连队的工作习惯。”张天赐说,正因如此,连队连续31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44年情报合格率100%。(李建文 郝茂金 朱广赢)

 
 
(责编:刘金波(实习生)、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