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陇东高原,突出其来的一场降雨退去了夏日的酷热,雨水洗礼后的山峦,层层叠叠、翠翠绿绿。农夫的镰刀在滚滚的麦浪中有力地挥舞着,一片片的金黄散落在田间地头。
产业扶贫“挖穷根”
近日,甘肃省委网信办联合长庆油田邀媒体赴庆阳进行“加快陇东油区发展”主题采访活动。
在庆阳市环县张塬村村口,何富国老人刚从麦田割完麦子,跟记者拉起了家常。
张塬村村民何富国新建的羊舍。(呼双鹏 摄)
“以前我们村大部分人主要种植小麦、胡麻和豆子,很少种植经济作物,我们这里是靠天吃饭的地方,十年九旱,每年的收成只够家里人的口粮,2014年,长庆油田采油七厂给我们村提供了2000亩紫花苜蓿所需的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耕物资,引导我们种植紫花苜蓿。当时我家种植了10亩紫花苜蓿,他们还给我家免费提供了四只小羊羔,鼓励我们搞养殖,这几年家里自来水通了,羊舍盖起来了,村里的道路也好走了。”谈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他满心欢喜。
张塬村紫花苜蓿长势喜人。(呼双鹏 摄)
“今年,我家种植的紫花苜蓿由原来的10亩扩大到40亩,种植紫花苜蓿旱涝保收,既解决了家里没有劳动力的问题,也解决了养殖所需的饲料问题,现在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去年小羊羔买了20只,收入1.5万元。现在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子,今年给大儿子在县城买了楼房,娶了媳妇。以后每年都有了固定的收入,不再靠天吃饭,这日子终于有了盼头。”何富国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环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差。几年前,洪德镇部分塬区的群众多数都在养羊,因为经济不宽裕,采用传统的围栏式羊圈进行饲养,每逢天阴下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羊也容易生病。采油七厂为村里的养羊大户发放扶持资金,盖起了标准化羊棚。
洪德镇张塬村村支书耿庆坤说:“标准化管理饲养,羊的疾病少了,老百姓养羊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这几年村民每户养羊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
在洪德村和许旗村灌溉条件便利,有着瓜菜种植传统,通过走访调研以及和村镇干部协商,采油七厂投入数十万元援建了400座瓜菜大棚,主要种植甜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瓜农菜农增加了150多万元的收入。
“送金送银,不如送技术;扶贫扶困,不如扶产业。”长庆油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
今年41岁的王世忠,家住许旗村三十里铺组,几年前因为意外事故,左手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2012年他办起了养鸡场,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养鸡场面临亏损。采油七厂了解到他的境况之后,一次性捐赠400多只鸡仔和肥料等用品,并支持他外出培训学习。养鸡场成功运转之后,为了帮他拓宽销售市场、尽快摆脱债务压力,采油七厂一直坚持从王世忠的鸡场购买鸡蛋,每年有6000多盘,价值10多万元。
现在,王世忠的鸡场安装有自动化饮水设备,年纯收入十多万元,说起采油七厂的帮助,他感慨地说:“七厂不仅给了我创业的信心,也一直支持着我的养鸡事业,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有现在的好光景。”
长庆油田在洪德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只是一个缩影。近几年,按照省、市脱贫攻坚部署,长庆油田陇东油区10个单位,联系庆阳市7个县、15个乡镇的43个贫困村、603个贫困户,2012年至2016年,投入帮扶资金6670.08万元,先后开展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文化教育等帮扶项目409个,帮扶村户脱贫率达80%以上。
企地合力服务民生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采油七厂与环县各级政府建立了企地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相互通报、重大事项协商沟通和双方领导定期互访等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组,按照乡上有台账、村上有表册、农户有卡片、干部有日志的要求,完善脱贫攻坚挂图及各类文件,健全“周小结、月报告、年总结”制度。
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扶贫办主任李岩告诉记者,依照“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当地群众得实惠”的思路原则,采油七厂在生产生活中,购买当地生产生活用品和工业供水,租赁当地村民房屋,将地面工程场地平整、土地及道路修建、标准化井场治理等提供给当地施工队伍承担,先后带动近万人次农民工劳务增收,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当地餐饮、旅馆、运输等产业持续发展,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在采油七厂的帮扶下,洪德村等五个村的人均收入年均增长超过了18%,五个村在2015年实现了整体脱贫。
长庆油田采油七厂厂长雒和敏说:“从帮扶的第一天起,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干事的方向,从他们最急需的事儿做起,就想给老百姓多办点实事儿,践行社会责任!”
采油十一厂在庆阳的采油井区用工中吸收了环县、镇原县、庆城县的960名当地劳动力。
环县演武乡54岁的村民牛清满已在采油十一厂方山作业区演武井区从事后勤工作10多年,他告诉记者,原来要想实现“家门口”打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现在每个月都有2300元的工资,要比‘靠天吃饭’挣的多。”他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记录着脱贫“新鲜事”带来的新变化。
针对长庆油田精准扶贫的各种举措,总经理付锁堂说,长庆油田在国企精准扶贫工作中,提出了“加快陇东发展”的新目标、新战略,以油田开发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把陇东地区打造成长庆油田稳健发展的“压舱石”和典范阵地。这是长庆油田落实十九大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部署要求的实际行动,更是带动老区脱贫攻坚的具体行动。
民生项目“多点开花”
近年来,采油二厂千方百计支持庆阳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实施人畜饮水、母亲水窖,植树造林、架桥修路、爱心助学,春耕送化肥和农林书籍,捐赠文体器材、娱乐设施,帮助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结对共建文明村,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四帮一扶”,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百姓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492.5元,促进了企地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稳定。
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大力引导当地村民发展果业。(呼双鹏 摄)
采油十厂主要负责华池县元城镇、镇原县三岔镇2个贫困村,该厂在“春节送温暖”活动中,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送上了价值9万多元的慰问品及慰问金;投资12万元为华池县帮扶对象因户施策;投资30万元在华池县元城镇元城村建立了2000亩苗林产业基地;投资15万元为元城镇吕沟咀村和元城村的50户贫困户每户建设猪棚和投放猪苗;先后援建华池县贫困群众告别窑洞、太白至南梁红色旅游线路、百亩苹果种植基地、千亩核桃种植基地、苗林养殖产业发展、乡村机井建设等项目85项,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资助村民发展蔬菜大棚。(呼双鹏 摄)
2012年至2017年,采油十一厂先后投入5983余万元用于新修农村道路、村组道路升级改造等基础建设,共建道路89条、长度131公里,惠及庆城、镇原、环县三个县17个乡镇数万人,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贫困村道路得到明显改善,由帮扶前的7个减少到4个,减少幅度为43%。
采油十二厂石油产量从5.5万吨到100万吨,只用了6年时间。合水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合水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水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6.77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0.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4.25%下降到3.7%,这其中合水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功不可没。2009年以来,采油十二厂共计支持庆阳市、合水县、宁县、正宁县、林业及地方部门各项地方建设费用2.7亿元。
2017年,长庆油田投入近2亿元用于建设“村村通”道路、支持县乡道路补偿资金等项目;投入3780万元开展油区人畜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区调整工程等公益项目;投入502万元在环县车道乡刘渠、双庙、杨掌等八个深度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努力为老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其旗下各单位“输血救助”和“造血共赢”等措施齐上阵,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