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富民蔬菜合作社:创新合作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2017-04-30
来源:新华网    

  棚顶能自动开启,温、湿度自动调控,喷滴灌自动喷水。这是笔者1月3日在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大陂村上王家组种植基地所见到的情景。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建明说:“2015年合作社引进外来资金,共投入400多万元新建了40亩智能温控大棚,实现蔬菜种植智能化,既节省劳工,又缩短种植周期,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注册成立。2009年,林建明从廖家湾2户村民手中租下6亩地种植蔬菜。第二年,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村民看到林建明种菜赚钱,纷纷提出来跟他一起种菜。为了便于管理,2011年9月,林建明注册成立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并于10几户村民签订协议:村民可以把地租给他,人到基地打工赚取劳务工资;也可以以地入股,加入合作社,但必须使用合作社统一提供的种子、农药,产出的蔬菜,可自己销售,也可委托合作社统一批发。

  到2012年,合作社借助国家设施农业补助政策,建起大棚56个,购买了耕地机、起垅机、培土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入社村民20多户,种植面积160亩,年产各种青菜100多万公斤。注册的“小羊青青”商标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13年3月,廖家湾蔬菜基地被列为省级副食品调控基地。“虽然种植规模扩大了,品牌也有了,但普通大棚仍受季节、气候制约。”林建明说,“要想把产业做大强,必须建设现代化的智能温控大棚,获取更大利润。”

  建智能大棚,一亩造价近10万元,虽有国家补助,但自己配套资金也需一大笔钱。正在林建明为钱发愁时,2015年初,县招商部门通过北京光泽商会,把一位在北京创业有成的光泽籍企业家林国宝推荐给林建明,林国宝到在蔬菜基地考察后,对基地所处环境及地理位置非常满意,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当即决定分期投入500万元入股合作社。当年3月,首期50万元资金打入合作社账户,用于合作社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当时城区某单位退休职工杨女士、肖女士也有投资入股的意向,并愿意每人注资10万元参股。林建明在接受这几笔外来资金的同时,也接受林国宝的建议把合作社改成股份制。合作社成员可用土地入股,也可以现金投资成为股东,合作社成立理事会,制订相应章程,入股村民接受理事会监管,利润按股分红。几位大股东也有明确分工,林国宝负责开拓省外市场,杨女士负责到县里各部门沟通,林建明则在基地负责生产。

  有了资金,制订好章程,合作社于2015年大陂村上王家组租用土地40亩,新建8个智能温控大棚,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285亩。林建明说,种植面积扩大,用工反而减少,原因是智能大棚投入使用后,现代化的设施立马显出成效,每个大棚管理用工仅为原来的一半,每批青菜上市时间却能提前5天。由于种植面积增大,基地所产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再加上管理规范,2016年11月,合作社被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联合评定为省级示范社。

  下一步,合作准备试着推出个性化订单种植,首先由合作社拿出少量大棚,以家庭经营的方式出租给客户,客户交付大棚租金后,种植管理采摘均由客户自行决定。另一种吸引大众参与的是大棚认领,客户认领大棚后,种植品种由客户决定,合作社提供管理人员,闲暇时客户可以到基地参与劳作,也可以随时到基地采摘。同时众筹方式吸引更多有志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合作伙伴入股,走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之路,最终把股份制合作社打造成集产、供、销为一体,融合休闲采摘、观光游玩等功能的现代生态农业公司。

  (邱洪福 魏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