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610、5137、5108……这些看似普通的数字,在湖北襄阳,却代表着一个个军工厂、研究所,凝聚着几代襄阳人的城市记忆。
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的千年古城襄阳,是全国三个军工企业产业转移试点城市之一。当年,在党和政府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一腔热血,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鄂西北,为襄阳地区的三线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线企业开始全面调整,军品生产任务一度锐减,襄阳军工企业大多处于军品不足、民品空白的生产状态,部分军工企业急于“找米下锅”。由于“单打独斗”,又没有技术创新优势,结果纷纷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中败下阵来。
“‘军转民’渠道不畅,‘民参军’体量过小,缺少系统集成作为支撑,难以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襄阳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出路在于“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在内部形成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按照这一思路,襄阳在军民融合产业集群领域先行先试。襄阳军地联合出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意见》,提出以服务潜力大、辐射面宽的军工制造、装备维修等产业为重点,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建设,成立加快驻襄军工企业发展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在土地征用、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政策“红利”激励下,襄阳更是进入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5月5日,一则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令襄阳人自豪的是,C919上的一些重要部件就是地道的“襄阳造”。客机座椅制造方就是位于襄阳的一家飞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为波音、空客、庞巴迪提供飞机座椅设备的供货商,也是襄阳市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而在早些年,这家企业在融资、土地征用中一度遇到困难。得知情况后,襄阳有关部门主动上门为其规划土地并注资,协调融资用于基础建设。如今,该企业集团的军品、民品生产获得长足发展,研制的航空防护救生产品除装备我空、海军部队外,已出口到1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蓝天上的诺亚方舟”;研制的高铁座椅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还出口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等国。
这并非个例。在产业集群政策的吸引下,襄阳目前已有10多家军工企业成功实现产业转移,带动了一大批军工配套企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襄阳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襄阳军民融合产业产值以每年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军转民”项目在工业产值中约占70%,2016年襄阳实现军民融合产业产值560亿元,比2015年增长14%。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既有利于通过市场的力量增强军工企业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尝到甜头的襄阳人,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们把目光投向更远。近两年,襄阳尝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
今年2月,襄阳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国航天华中石墨烯产业基地。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国内外公认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襄阳市拟以石墨烯中试生产线建设为主,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化平台,打造华中地区石墨烯产品研发基地和成果孵化器,并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全省石墨烯产业的生力军。
展望未来,襄阳的明天会更美好。“十三五”期间,襄阳将发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优势,引导军工企业科技、人才、资本、项目向新兴产业和高新企业拓展,支持优秀民品企业跻身军品供应链,打造千亿元的军民融合新兴产业集群。(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