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蝶变焕新颜!“南湖记忆”上新,邀您共赴一场时光与活力的约会

2025-09-30
来源:凤凰网    作者:陈靖元

  9月26日,承载着无数市民记忆的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片区双喜临门——南湖新村迎来竣工40周年,同时,备受期待的南湖记忆城市更新三期项目正式开街。

  从1985年首批居民入住,到如今南湖记忆三期的焕新亮相,这里承载了太多温暖的记忆与时代的印记。

  在本周“苏超”比赛间隙,不妨来南湖这片文艺复古潮流街区走走,去细细品味那份独特的城市魅力,感受那份沉淀在岁月中的深厚情怀。

  唤醒城市记忆,“光阴里”重塑街区活力

  南湖,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代代人的情感归属。四十年间,它从城市边缘的“新村”演变为中心城区的成熟社区,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的巨大变迁。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课题,如何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近年来,以“保留城市记忆、提升居住品质”为核心理念的“南湖记忆”城市更新项目应运而生。项目采用“微改造、精提升”的绣花功夫,在保留街区风貌和市井烟火气的同时,注入现代功能与美学设计。此前已开放的一、二期迅速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和市民怀旧体验地,证明了“记忆”与“活力”可以共生共荣。

  沿着南湖东路一路往东走,“南南”“湖湖”两个卡通形象跃入眼帘。他们身穿20世纪80年代小学生的经典校服,一下就唤起了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建筑外立面呈墨绿色,搭配奶白色“南湖记忆”四个字,显得清新可爱。

  作为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的“点睛之笔”,三期“光阴里”以原南湖一中为核心,向东延伸至云河北路,覆盖原南湖一中、熙乐汇广场、南湖体育场东南角休闲广场、南湖东路26号及27号等区域,建设规模总面积约1.62万㎡。

  项目延续一、二期“红砖+水泥+原木”的复古风貌,搭配标志性“南湖绿”视觉元素,让老街区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原南湖一中科技楼以红砖与复古绿外墙搭配花格窗重现典雅怀旧风貌,不仅复刻了80年代校门与校训铭牌唤醒校园记忆,内部更优化为十余个多功能空间,让老建筑变身为集历史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及居民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

  老字号与新业态共生,舌尖到心灵的“记忆盛宴”

  “光阴里”不仅是一场视觉的复古之旅,更是一场“新老交融”的生活体验。此次开街的南湖记忆三期,以主题文化生活街区“光阴里”的开业,标志着“南湖记忆”项目的更为完整呈现。

  南湖记忆生活博物馆通过图文、老物件再现80-90年代生活场景,打造可触摸、可体验的沉浸式记忆展厅,未来还将融入茶饮、文创等功能。

  一楼生活服务区聚焦餐饮与生活配套,引入“水西门陆家鸭子”等深耕本地多年的老字号,守护舌尖上的记忆,也有Manner咖啡、鹏华食坊、蔚道面包”等网红品牌。目前已全部投入试运营。

  二楼文化艺术空间以文化赋能社区为宗旨,引入楼上画室、哈曼艺术、声歌教育、蔚道烘焙中心、叁艺社与士成教育等机构,提供艺术、非遗、科创、教育等多类服务,公共区域正举办“家在南湖——社区艺术展”。

  为迎接开街,“光阴里”更策划了多项活动。时光音乐会将于9月26日、10月1日、6日晚演出经典老歌;“家在南湖·社区艺术展”展出社区儿童绘画作品,展期至11月底;9月26日至10月7日,市民可在“光阴里”生活博物馆内打卡领取10元现金券,用于商户消费等。

  从舌尖美味到精神滋养,从老物件展览到艺术互动,“光阴里”正以“可触摸、可参与、可分享”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南湖记忆”。

  从“安居”到“乐居”,南湖样本绘就美好家园

  “当年刚搬进南湖新村时,家家户户都像过年一样高兴。”一位自1980年代便在此居住的老居民在庆典上表示,“现在看着孙子在改造好的街区和小朋友玩耍,就像看到了四十年前的我们。这种"老地方有新活法"的感觉,真好!”

  开街仪式上,老字号代表分享了四十年的坚守故事,新商户则描绘了未来的创新蓝图。这种新老交融、和谐共生的景象,正是“南湖记忆”项目成功的缩影。南湖记忆以实践述说着,城市的未来不仅在于建设新高地,更在于成功赋能老社区,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四十年安居梦,一脉城市情。随着南湖记忆三期开街,“光阴里”正式开业,一个融合历史文脉、现代商业、社区服务与文化体验的特色街区完整呈现,它不仅是城市更新的又一典范之作,更为老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南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