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伸长了脖子要“吃”地上的红叶石楠,被灌木绿植围绕的白墙上,金黄的向日葵迎风“摆动”,蔷薇、蝴蝶、蜻蜓和小雏菊又增添了灵动。若不是“垃圾入箱美了四方”的木质宣传牌挂于墙边,恐怕没人会想到,这处所在其实是一处垃圾分类收集点。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多年来,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奥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兴元嘉园党支部、业委会与物业三方联动,针对小区居民反映的垃圾分类亭房正对居民楼、地下车库破败渗水等问题,通过议事协商,克服困难精心改造,将一个问题重重的“中年危机”小区,变成整洁美丽、邻里关爱浓浓的“神仙小区”。
一面彩绘墙,“绘”出治理新思路
长颈鹿伸长脖子仿佛要“吃”地上的红叶石楠,灌木环绕的白墙上,金黄的向日葵迎风“摇曳”……这个在居民朋友圈里刷屏的“网红打卡点”,其实是小区里的一处垃圾分类收集点。
兴元嘉园的一处垃圾分类亭房正对6、7两栋楼,小区居民常抱怨它影响了窗外景观。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大家有意见,我们就来解决。”中奥社区党委迅速收集意见,与业委会、物业协商后,推出亭房“变身计划”。
业委会从公共收益中拨出2万元,在亭房外砌起弧形白墙,墙面绘上栩栩如生的长颈鹿、蝴蝶、蜻蜓和蔷薇等图案。长颈鹿采用立体画法,长颈探出墙面,仿佛正要取食红叶石楠,生动有趣。弧形白墙底部绿植环绕,树干上“爬”着两只小松鼠。一条百米红色塑胶步道蜿蜒穿过草坪,取代了昔日破旧的石头路,为小区注入活力。
为鼓励居民共建美好家园,中奥社区结合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项目,在亭房旁增设遮阳伞和休闲椅。在党建引领、居民支持、业委会落实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点成了居民喜爱的聚集地。早晚时分,居民常在此打牌聊天,欢声笑语不断。年轻的居民们每每散步经过此处,也忍不住拿出相机记录下这幅美丽的画面,发到朋友圈,引发好友们纷纷点赞。
去年刚搬进来的年轻业主小季说,“朋友们都羡慕我们住在一个温情满满的‘神仙小区’,邻里友爱、环境美丽,和他们住的‘钢筋水泥盒子’相比,有着巨大的反差。”
稿件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