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数据要素x"大赛江苏省分赛决赛已圆满收官,本次赛事吸引了全省1299支队伍踊跃参与,共同角逐14条行业赛道的竞赛项目。其中,南京市建邺区共有15个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一等奖获奖项目数量居全省各区县榜首。
作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实践载体,大赛以《“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纲领,聚焦实体经济关键领域,设置赛题紧扣行业数字化转型核心需求,通过“场景驱动+技术赋能”双路径释放数据价值,加速数据要素从技术积累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发掘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融合应用标杆项目,激发全社会对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关注与热情,为南京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建邺区积极承办2025年“数据要素x”大赛江苏分赛金融服务、气象服务赛道,与大赛各主办厅局密切联系,协同配合,高标准办好两个赛道的初赛、决赛,42支优秀团队参加决赛,带来一场兼具创新性与应用性的高水平比拼。
备战大赛期间,建邺区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辖区45家企业参赛,经层层角逐,最后27家企业、31个项目入围江苏分赛总决赛。为全方位赋能参赛团队,建邺还推出了“专项辅导+政策护航+场景开放”系列政策,涵盖0元工位入驻、战新基金直投、智能算力网联、应用场景开源、科教资源贯通等正经白银支持,以扎实的配套资源和全链条服务,助力参赛项目成长与落地。作为区域内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数字江苏科创园不仅为赛事提供了专业的场地与设施支持,更以其集聚的人才、技术、政策资源,成为参赛团队交流合作、碰撞灵感的沃土。
发展数据产业,建邺基础扎实、链条完整、应用领先。建邺定位为东部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以“数字经济+金融”为主导产业,以“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为主要业态,数金并重、一体发展,阿里、小米、京东、滴滴等头部大厂云集,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蓄势待发。在数据资源方面,建邺总部企业数(55家)全市第一,其中省属企业总部一半以上在建邺落地;从数据技术来看,建邺集聚5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14家),其中涌现出以人工智能+声纹识别为核心竞争力的土星科技、金融数据开发领域的领军企业万得资讯等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其次,数据应用中最具交易价值的金融、健康、交通三大领域在建邺区均有活跃、前沿的应用。
目前,建邺区正不断发力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一系列数据基础底座和流通服务平台建设,联合省数据集团成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生态孵化中心,强化政企联动,为数商提供数据开发利用的物理空间、技术研发和投融资等多维服务,确保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合规、安全、高效。
未来,建邺将持续立足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高地定位,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牵引,以应用场景落地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平台、链主企业协同共建优势,瞄准数据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目标,通过国家试点引领、医保数据破壁、企业生态筑基、平台机制赋能、千亿目标驱动的五维路径,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建邺做法”。
一、“数据要素x交通运输”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打造“云网数图”数字底座,支撑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存在数据资源分散、共享难度大等痛点,导致数字化转型进程受阻,行业整体效能亟待提升。项目以“云网数图”数字底座为核心理念,实现跨层级、跨行业、跨主体的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和融合利用。
项目实施以来,已汇聚超2000亿条交通数据,打造百余类数据产品。
二、“数据要素x商贸流通”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科贸一体化服装数据要素应用助力全球供应链协同增效
项目以“数据要素xAI技术x协同机制”三位一体为核心,构建全球化科贸一体化平台。已建立含18000+款式、6000+面料的数据库,覆盖3000+全球供应商;AI在研发端提效60%、降本50%,供应链端实现智能排产与风险预警。项目价值显著,为全球产业链协同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三、“数据要素x金融服务”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融合公共数据,打造金融-通信跨界欺诈风险治理服务体系
项目通过融合金融、通信、政务等多源数据,运用隐私计算、超大规模图计算、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主动、智能、协同”的跨界欺诈风险治理服务体系。项目实施以来推动了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与价值释放,为构建诚信金融生态、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数据要素x气象服务”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微尺度立体气象助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
项目以“技术创新驱动、机制创新保障、应用创新落地”为核心理念,聚焦痛点构建“微尺度立体气象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多方推进低空气象保障。该项目提升低空飞行安全与效率,推动气象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培育低空气象服务产业生态,为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提供可借鉴经验,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数据要素x气象服务”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数智气象护佑江航安澜
南京市气象局与南京海事局、江苏长江汇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感知—融合—预警—调度”闭环模式。建成全国首个覆盖百公里的600米以下空域3.5GHz频段的5G全空间智联网。完善的感知网络与全面融合的智能联动响应,为船舶提供了即时、高效的提供安全预警服务,极大地降低了航行风险。
六、“数据要素x城市治理”赛道江苏省一等奖案例展示
南京市“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模式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数据汇聚与整合难题,二是算法上线周期长,利用率低。南京市“城市之眼”感知系统以“1+3”为建设架构,“1”为对外输出服务的融合平台,“3”是三个能力支撑平台:物联网感知平台,视频平台以及大模型平台。有效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赋能南京市“一网统管”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