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玉田行·研学实践共成长

2025-07-30
来源:信阳新闻网    

  青春身影汇入智能产线,求知目光锁定精密机床。 近日,天津大学“奔赴山海”团队走进河北玉田县,开启了一场深度沉浸的产业认知之旅。团队穿行于河北玉田经济开发区,深入冠能石油、杭萧钢构、海泰新能、兴邦管道四家重点企业的核心地带,在车间流水线与技术展厅间,触摸这片热土上强劲跳动的产业脉动,理解科技赋能下县域经济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基层实践。

  向 “油藏” 聚势能:能源赛道的冠能深耕

  在冠能石油生产区域,传统石化行业固有的粗放印象瞬间被打破。空气洁净,秩序井然,智能化系统无声却精准地协调着整个生产流程。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着其绿色环保型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发成果,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行,将传统产业的“黑金”转化为“绿金”。冠能石油在环保与高效之间探寻着完美平衡点,折射出玉田传统工业向“绿”而行、向“新”而生的坚定足迹。

  以 “钢件” 架未来:杭萧钢构的创新韧性

  杭萧钢构的车间里,巨大的钢结构构件整齐排列,宛如等待组合的巨人筋骨。企业负责人讲解着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每一根钢梁都经过精确切割、自动化焊接,运至工地后就能像搭积木一样高效、安全地建造起高楼大厦。”焊接火花闪耀之处,看到的不仅是冰冷钢材,更是“中国建造”背后的速度、精度与绿色低碳的现代智慧。其钢结构体系早已走向全国甚至全球,默默支撑起无数地标性建筑的崛起。企业展厅里的数字大屏实时跳动着工作数据,让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张力。

  向“阳光”要能量:新能源赛道的县域突围

  踏入海泰新能的世界,阳光被赋予了全新意义。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一片片光伏电池板正被精密制造出来,它们将化身田野和屋顶上的能量收集者,奔赴全国各地的光伏电站。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着其光伏组件技术的领先性及在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应用。一块块深蓝色光伏板,恰似镶嵌于大地之上的“能量之镜”,源源不断地转化着自然的慷慨馈赠,成为驱动玉田乃至全国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照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以“管道”连世界:隐形冠军的硬核实力

  在兴邦管道的现代化厂区,不同规格、用途的管材有序陈列。技术专家详细解读了其特种管材在极端环境下的卓越性能及在重大工程中的关键作用。从深埋地下的能源动脉到飞架南北的输水工程,兴邦管道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严谨的质量把控,默默构建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地下经脉”,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输送着不可或缺的能量与资源,其名字本身就诠释着实业兴邦的坚定承诺。

  “智能化车间内实时调度的网络系统、高精度的管道样品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这次近距离的观摩,我们真切体会到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力量,对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王思懿说。

  山海相连,共赴成长

  当“奔赴山海”的理想与县域发展的实践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知识的火花,更是对中国基层创新活力的深刻感知。“唐山确实处在非常优越的区位,有力地承接着首都的工业转移,企业职能也与我在京津地区参观过的企业有着比较紧密的上下游关联,有着多元的发展空间。”支教团成员郑洲感慨道。

  共青团玉田县委书记王军说:“下一步,共青团玉田县委将持续探索创新活动载体与形式,进一步拓宽活动覆盖面,着力构建青年学子与本土企业间的“双向奔赴”通道。通过打造更精准的校企对接平台、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场景,让更多大学生深入了解玉田的产业优势、发展机遇与人才政策。”

  山海有约,奔赴无悔。玉田这片土地上喷涌的智慧与力量,深深烙印在这群青年心中。团队成员带走的不仅是对前沿产业的认知,更是对中国县域经济澎湃创新力的由衷钦佩。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地方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迟学君 成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