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键词 带你读懂“十四五”

2020-11-07
来源:央广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质量发展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本次发布的《建议》中,“高质量发展”成为其中的“高频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也被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何为高质量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然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春海也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同时,要实现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更加高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因此,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三“新”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建议》提出的三个“新”近日受到热议。

  在于春海看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理念也有了新的内涵和举措。如创新上升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被界定为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协调发展有了新的优化选项,优先发展农村农业、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进一步被强调。

  “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随着形势变化,在新发展阶段提出的,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道路的自信心。”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说。

  国内国际双循环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建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

  洪涛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以内促外”,从而使得中国对内流通更便捷、对外流通更开放,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弹性。

  韩保江也表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我们要将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系统观念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局势,《建议》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制定重要的发展规划时,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由体到局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联系思维非常重要,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和频率,从系统中协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关系,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结构和新动力提供认识支撑和观念基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宇文利认为。

  宇文利表示,变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变,发展中保安全,安全中谋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任务和特殊使命,也是中国前途和未来的关键保障。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杰也强调,坚持系统观念,需要构建主体性、着眼整体性,在自我保存中谋发展,在全面发展中谋生存,以系统观念指导总体安全。

  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被写入《建议》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内容。它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是修辞和虚言,而是一棒接着一棒,一步一个台阶,在一个又一个发展目标的具体实现中呈现出来的奇迹。”唐杰说。

  在宇文利看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方面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坚守和提升来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现代化的持续追求来提升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由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下一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建议》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冯丹萌认为,所谓“共同富裕”,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等措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