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而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实践。
一、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同为时代转承里程碑
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都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大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布局。三地都承载着时代转承的历史重任。1980年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1992年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则把中国从面局部开放拓展到了全面对外开放。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雄安新区的设立提升了中国发展的活力。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有利于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布局,进而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都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举全国之力推进的国家战略。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分别引领了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深圳奇迹”和“浦东速度”,较好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从国家高度和历史高度两个层面去审视,不囿于一时一地的视角,举全国之力来建设。
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起步时一样,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繁华都市,浦东新区从一片沼泽地变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雄安新区三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必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新经济发展。
二、雄安新区引领中国发展新高度
雄安新区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出重大突破。雄安新区位于与北京、天津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有别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作为一个不含矿、不沿江、不靠海、不临大都市,大部分还是农田与荒地的地区,在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看来,雄安新区不具备发展为高端城市的要素条件。但是,雄安新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功能区,而是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新区,必须突破旧有的行政体制束缚,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
雄安新区要在发展动力上做出重大突破。应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支撑京津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引导全国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向新区集聚,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建设高质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地、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地、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雄安新区要在空间布局上做出重大突破。雄安新区将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联系在一起,支撑京津及其它地区共同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领中国发展新高度。
雄安新区要在开发模式上做出重大突破。雄安新区重在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探索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现代化城区。新区不是简单地城市扩张和建设,而是以“绿色生态宜居”为理念,充分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探索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路。雄安新区建设强调生活、生产与生态的“三生共生”;强调社区、园区与景区的“三区合一”;坚持把控环境承载力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