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华大地快速蔓延并波及多国。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民众积极采取自觉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创造了条件。
因受到疫情冲击,春节期间的传统盈利行业,如旅游、交通运输、零售、餐饮服务、娱乐、会展等行业影响严重,然而医疗卫生、保健用品、生活用品的网购、快递及外卖等服务的需求量迅速激增。环境卫生用品和服务、垃圾分类、废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
疫情面前无小事。为切实做好应对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的有关医疗废物,防止因“二次污染”而造成疫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28日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同一天,人口大省的四川也率先出台了《省级新冠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紧接着,河北、广东、山东、山西、河南等多个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已经引起了全国生态环境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也再一次面临重大考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们大多居家隔离,促使居民区的医疗用品废弃物及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等生活垃圾增多,组分发生变化。在关注疫情的同时,如何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这些源源不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成为广大百姓关心的问题,而这些变化同时也考验着环卫系统与资源再生系统的风险管理与紧急应对能力。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它也为全国人民关注和实践生活垃圾分类、避免二次污染吹响了号角。
记者了解到,我国每年会产生大约4亿多吨的城乡生活垃圾,这么多的垃圾如果没有处理好,将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而处理垃圾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垃圾分类。在疫情之下,我们应该怎样继续对垃圾进行分类,又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疑似病人在治疗、隔离观察、诊断及其相关活动中产生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含生活垃圾)的应急处置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指南》。《指南》提出了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技术要点。
国家两网融合协作体副主任、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垃圾处理专委会主任曲睿晶认为,《指南》更倾向于对医疗系统体系的指导与应用,对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和办公区、商业区如果能够符合各种垃圾分类及处置的要求,会对保障百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更加有益;然而,对于条件一般的居民区或隔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或医疗用品废弃物,则需要及时清运和处理,这就要求环卫系统与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在收集、暂存、转运、处置过程中以应急处理技术路线为指导,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同时还要做好保洁员、环卫工人的防护工作及对广大居民的宣传工作,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专桶专用。“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现在采购了不少医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手套、医用酒精或消毒纸巾等,这些用后都成为防疫专业废弃物,小区的投放设施并没有这种专业收集容器,因此建议居民们先将这些使用后的废弃物包裹好并及时投放在‘其他垃圾’桶中,在上海市这属于‘干垃圾’系列。这样便于保洁员及时清理,有条件的尽可能消毒后运输,做到日产日清。” 曲睿晶表示。
巧的是,在今年春节前召开的上海两会上的热词也是垃圾分类。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已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71.6%的上海市民能够准确区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辨投放的垃圾种类;79.8%的市民在没有监督员的情况下,会主动遵循垃圾分类。上海垃圾分类推进快、成效大,靠的是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尽管上海市去年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但也暴露了垃圾分类的短板:分类处理设施缺乏、部分市民意识不足和资源化技术滞后。因此,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0年上海将加快推进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进一步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形成,事关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落地做实。
曲睿晶告诉记者,在居家隔离期间,民众不仅要自觉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更要践行垃圾的源头减量化工作。在当前没有专业回收人员进行回收的情况下,对于可回收物,例如纸类、塑料等可提前压好和分好,等回收人员回到小区上班后再交给他们进行处理(包括销售等)。不管疫情如何,对生活垃圾做好分类投放仍是重中之重,这是对环卫工人的最大保护,也是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支持。在疫区里的所有废弃物都归属医疗废弃物,由卫生健康部门统一收运,不存在分类问题。但是在观察点、隔离点里,要根据具体情况由环卫组织清运,处理处置也要分类分流,最前端的分类投放会对收集、运输、处理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所以少数地方有关部门发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不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分拣,却表达成了“暂停垃圾分类”。这样不仅会造成医疗垃圾增量,还会给社会上造成一种“垃圾分类不搞了”的误解,给疫后的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工作增加宣传和实施难度!
记者在北京石景山区的某社区里观察到,这里的垃圾分类基本是初级分法,只有“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种收纳桶。在北京还没有强制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下,相比这个粗放分类的小区,有些小区的居民已经开始自发进行正式垃圾分类,而这些率先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一般是由第三方垃圾分类公司所服务的社区。例如北京爱分类环境服务的小区居民的自发参与率达到了80%,对于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率也达到了98%,疫情期间虽然无法上门收集,但是利用垃圾分类APP的宣传工作一直没有停。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开始正式施行,目前已经进入预热阶段。根据这一管理条例,北京将分类垃圾定义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四类。个人若不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200元罚款;单位若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且拒不改正的,将获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根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2711吨/日,其中焚烧16650吨/日、生化8130吨/日、填埋7931吨/日,可基本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8%,资源化率达到59%以上。
对此数据,曲睿晶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北京的环卫工作优势在垃圾保洁、清运、消杀、工人职业防护等方面尤为突出。但他特别强调在疫情防控间期,随着人们购置医用防护品的增加,外卖、快递包装等可回收物的数量估计将大于之前20%的比例,占到30%到40%,与厨余垃圾减少量对等,如果都作为垃圾废弃,将会加大环境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况且目前返城的人已经开始陆续回来,这个量将会持续上升。
“我们的城市环卫与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甚至是卫生保健系统都要有预案,未雨绸缪,从环境卫生、人员安全健康保障以及处理能力上做好准备,不仅要做到垃圾的日产日清,封闭运输、分类处理、及时消杀,同时也要做好一些难以界定的废弃物的识别工作。”曲睿晶建议道。比如,对于在出现了疑似病人的生活区或隔离点产生的垃圾,包括使用过的口罩等用品,环卫体系要提高认识,处理级别宁高勿低,控制职业感染风险。如果难以界定废弃物危害程度,那就得按照有危险进行防护处理,要先进行消杀,再进入末端设施处置,或焚烧或填埋,这仅仅是一个基础原则。如果认定它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还要与医废、危废处置部门进行相关合作。“这个非常时期,要特别注意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减量,这样既能减少环卫系统的保洁清运量,减少处理处置压力,也能最大化地降低从业人员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同时也可以为有限的末端设施留出更高等级废弃物处理处置产能空间。”曲睿晶强调。
的确,目前人们大都在家中隔离或线上工作,除了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废弃口罩或有关医用防护品外,也有时间可以学习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可回收资源,要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节约资源和正确地分类垃圾。
希望从上到下的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和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制度,这关系到卫生健康好习惯的养成,全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我们当以此次疫情为转变观念的契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制度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