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海外智库中国研究新趋势及启示

2018-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海外传播。海外智库的中国研究者认识到十九大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和全球治理秩序变革的重要历史意义,普遍将十九大报告列为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必读文献。深入学习中国成功经验,推动本国与中国发展战略对接,共享中国发展全球红利,成为许多海外智库中国专家的重要研究动机。

  透过智库看海外中国研究新动向

  内嵌中国叙事、赋力国际发展的中国模式逐步释放其实践解释力与理论预见力,当代海外主流中国研究者很少再动辄拿极端事件作片面解读,或在讨论具体问题时辅以意识形态偏见,而是更加务实地聚焦于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及对本国发展的启示。从海外智库学者的研究与评论中,我们观察到新时代海外中国研究展现出一些值得重视的新特点。

  一是主动响应中国理念与中国命题,对中国政治话语及其背景进行更加及时和深入的引介与分析。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外交事务》杂志在十九大召开后迅速刊登题为《习近平思想的意义》的文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与影响。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连续出版专刊分析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国防、外交等政策走向。欧盟委员会秘书处图书馆近期在其《智库评论》(Think Tank Review)系列电子资料中专门推出“中国特辑”(Special Issue on China),收集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世界各大智库有关中国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约140篇。英国皇家联合国防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RUSI)学者近期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呼吁各国以务实策略对待中国的经济影响。

  在与海外学者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海外学者都曾浏览自己母语版或汉语版的十九大报告,并精读其中涉及个人专业领域的表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态文明”等一些高频词汇的背景信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有些学者对于十九大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等开展深入研讨,并提出自己的解读。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波教授认为,这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一种研究传统与自我选择。研究当代中国,不关注十九大、不了解十九大报告相关表述可能会被同行视为缺乏研究投入,从而其研究结论的时效性与权威性是值得怀疑的。

  二是在展望21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全球治理格局变革时,普遍蕴含中国将全面发挥更重要作用、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理性期待。《纽约时报》一篇题为《达沃斯真正的主角不是特朗普,而是中国》的文章认为,各国领导人在2018年达沃斯竞相呼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中国的开放愿景以及对保护主义的抵制非常受欢迎,“一带一路”取得了类似新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学者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思路与大国担当,中欧关系自十八大以来进展顺利,习近平主席与北欧国家领导人互访促进了中国北欧互信,中国与中东欧16+1框架合作成果丰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领导者。波兰华沙大学欧洲中心学者认为,中国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与近来某大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欧盟应该从这种对比中洞鉴动态差异并微调对华政策。

  三是积极建言本国政府“像中国一样思考”,并适时采取“拿来主义”政策。中东欧和北欧学者对于十九大报告中“三步走”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阶段安排等论述印象深刻,认为这种长期战略性安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性保障作用,支撑国家经济列车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波兰学者认为,包括波兰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由于政党政治与近年来国内民粹主义的抬头,政府很难正式通过这样的长期发展战略,或者制定了战略也很难得到真正执行,而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科学谋划,这非常值得中东欧国家学习。多位学者在交流中表示,本国政府应该“像中国一样思考”,把中国成功的、可复制的经验“拿来”为己所用。这正是十九大报告所倡导的“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生动体现。

  同时,海外学者对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分析更加务实,在维护本国政治利益和获取经济支持方面更加直接。斯洛伐克外交政策协会(Slovak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和匈牙利国际事务与贸易研究所(Institute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的专家认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金融制度对传统金融机制形成了有效补充,中国投资为中东欧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这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担心,例如,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目前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未来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投资更加均衡。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有匈牙利学者抱怨中国的一些投资计划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也有波兰学者对中国相关官员不了解其所在的波兰城市基本地理状况而耿耿于怀。

  四是不断创造新的对策概念,以在某种程度上维持西方话语的传统优势,与中国话语传播形成动态竞争局面。西方学者争夺话语优势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创造新名词、新概念。一段时期以来,哈佛大学教授格雷汉姆·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创造的“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国际政治热词,尽管其背后的逻辑受到广泛批评,但却成功吸引了中美两国政界和学界的注意。类似的还有“金德尔博格陷阱”,这是由哈佛另一位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所提出,对中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品提出质疑。约瑟夫·奈早年以创造“软实力”和“巧实力”等热词知名,近期又提出西方要积极应对中国的“锐实力”(sharp power)。“锐实力”来源于美国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在2017年12月的一份报告,报告认为“冷战结束以来所使用的概念词汇已经不符合当代形势了”,进而提出“锐实力”概念,英国《经济学人》周刊随后迅速跟进,宣称西方应以自身的价值减弱中国“锐实力”的冲击。

  海外学者对于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批判,其所代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与诉求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性。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教授认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过去更多是海外研究者在提,现在中国官方也在使用这一术语,有些西方观察家会解读为“中国模式”意在与西方模式竞争,从而可能会导致海外普通民众的误解。有欧洲学者认为,中欧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劳工权利法律框架等方面分歧明显,这些对中国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将是一个考验。可以预见,中西话语的竞争,包括概念、叙事和传播手段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继续上演。

  对我国国际传播

  与软实力构建的启发

  海外智库学者敏锐地捕捉到新时代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决心与信心,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察到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实践感召力进一步提高的事实。海外中国研究展现出的新趋势,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把握新时代公共外交新机遇,促进传播交流多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嵌了丰富的外交新思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各个维度。相应地,新时代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意在促进交流主体多元化,拓展正式外交范围,发挥二轨外交积极效果。厚植我国发展优势拓展公共外交范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进一步拓宽理论叙事视野,处理好话语传播中“引领与融合”的关系。海外中国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的渐变,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吸引力和话语体系塑造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贸易开放、基于“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已经初步具备了议题引领的能力,相关理念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应对西方一些媒体与观察家的片面解读与批判时,在话语叙事上要展现更多的灵活性,正确处理“引领与融合”的辩证关系,回答好西方民众和学者“为什么是中国”的疑问,这既是一个紧要的理论任务,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需求。

  三是创新专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现代化水平。以劳动外交为例,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由其国务院下属的机构开展劳动外交实践,从冷战时期工人运动到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治理,劳动外交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学者对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努力和成效知之甚少,我国在劳动外交与全球劳动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也相对薄弱。金砖国家厦门峰会将全球劳动治理合作正式纳入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中,为拓展劳动外交打下基础。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在全球思想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创新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进一步加强学术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