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2017-04-10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她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在每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她都期待着能在现场提取到古人留给我们的绢罗锦纱;在纺织考古实验基地,她复原的丝织品从东周到清代,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她相信我们可以用古人的方法让那些暗淡了光泽的丝织品重现光华;中国是一个拥有“锦绣”历史的文明古国,而75岁的王亚蓉期待能为中国织就一个“锦绣”前程……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和自己的弟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4月2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

  穿着自己设计的翠绿色丝绒旗袍,端坐在会议室的中间,75岁的王亚蓉先生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指导过的23名学生依次走来,行过恭恭敬敬的弟子礼,再接过自己精心准备的刺绣礼品,花团锦簇地将自己围绕……

  1974年,她成为沈从文的学生时,协助先生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当时的“三人行”中最年轻的一位;1982年,当她第一次触摸到2300年前战国晚期的马山楚墓的完整衣服时,动了还原复织古代丝织文物的念头,如今沈从文先生已经走了快三十年,王 先生离开也20年了,而她的学生们比她当年还年轻……

  这一刻,她觉得不再那么孤单。

  这23名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博物馆和科研院所,大多是她手把手的带出来的,和她去过考古现场提取丝织文物,一起修复过残破的丝织碎片,将来会在各自的岗位上独挡一面,关注一下他们的研究项目,研究一下他们的奔波轨迹,几乎就能拼接出王亚蓉40余年的纺织考古地图,也能勾勒出未来中国纺织考古的新天地……

  她触摸过2600年前最美的华服

  如果从上个世纪60年代沈从文先生开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整理算起,中国的纺织考古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纺织考古包括了对考古现场的纺织品文物、纺织工具等进行发掘、提取、保护、修复、复织等多个环节,而提取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第一步。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右一)与沈从文夫妇的合影。(王亚蓉提供)

  王亚蓉一直记得1982年她和王 在湖北江陵马山汉墓度过的那些日子,她亲手触摸到了2300年前战国晚期的丝织物,那是当时中国时间最早、保存最好、技艺最为精湛的丝织文物。

  “作为中国考古界著名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专家,王 当时选择了在午夜时分开始文物的起取,主要担心丝织品在阳光下受损。当棺罩在考古人员细心呵护下完整地取出后,王 将棺盖一头慢慢掀起,看到了满棺的丝织品,他吩咐大家立刻将棺盖盖上,建议带回博物馆去提取文物。现在想来,他的考虑是周全的,一是清取这么多丝织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二是在野外开棺,紫外线和风沙会严重伤害丝织品文物。”

  因为这座墓的纺织品需要若干张面积为长3米、宽2.5米的工作台,王 和王亚蓉等考古人员只能以地为工作台,天天跪在地上工作,几十天时间爬来爬去,膝盖都起了茧,以后每到冬天膝关节就会疼。正是在这座战国楚墓,王亚蓉老师触摸到35件迄今所见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丝织物,第一次搞清了绢、罗、锦、纱、绮、绨、组、绦等八大类丝织物的细微差别,沈从文先生激动地称之为战国时期的“丝绸宝库”,更让世界见识了楚文化的登峰造极。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唐代法门寺地宫王 (中)和王亚蓉(左一)正在揭取宝函外裹的丝带。

  “丝织品是所有文物里最娇嫩最不好处理的,对环境的依赖与要求非常高,能够保存下来的或者处于饱水状态或者处于新疆尼雅、阿斯塔那样极度干燥的状态,你忽然改变环境或者提取不当,就会造成令人心痛的损毁。”王亚蓉亲眼见过完整的丝织物由于提取不当而经纬断裂难以修复的瞬间,因而对于文物的提取几乎总是用最物理的、最少干扰的方法来完成。

  1995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古墓群的精绝王双人合葬墓,齐头并卧的男女两人均已成干尸,身上覆盖着“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单层锦被,男女主人被30多件丝织衣物层层包裹,不同花色的锦就有10多件。以前听当时的新疆考古所所长王炳华老师讲过,这些丝织物的提取最费时费力,如今再听主持提取的王亚蓉老师讲一讲,就更加明白其中的不易。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1995年王亚蓉老师在新疆尼雅遗址东汉合葬墓的清理现场。(资料图片)

  “木棺的空间有限,所有的丝织物都堆在一起,那件著名的锦被上全是细沙,还有密密麻麻的褐色的蛆壳。两具干尸上的衣物更是都堆砌在一处,两边挨着棺架的衣物更脆弱更容易灰化一些,而两人的底部衣物则和棺的底部厚厚地板结在一起,所以需要先将两人分开,单独处理,其次要先把裹在上面的衣服慢慢地打开,褪到两边,然后重新填充海绵,重新固定木棺两边的框架,重新把棺盖盖上,把棺底迅速翻转上来,再处理干尸底部的衣物。这个翻转的过程不能出任何的问题,因为衣物已经非常脆弱了。为此大家试验了很多次,觉得万无一失了,才齐心合力完成。新疆虽然干燥,出土丝织物毕竟脱离了之前的那个环境,既要防干燥,又要适当回潮保湿……”今天我们在欣赏那些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织锦上美丽的花草纹、繁复的翼马对羊图案时,可曾想到过当年王亚蓉老师他们的如履薄冰?

  2007年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现场的丝织物提取堪称近年来最艰难、也最为考验她和她的弟子们的一次。

  这个墓的特点是一个墓坑有47具棺木,棺木排列得很密,主棺之外的其他木棺里除了纺织工具外并无其它随葬品,经人类学家对其出土的人骨进行鉴别,均为女性,且年龄从15到25岁不等。打开主棺后,墓主的整个尸身都浸在积水里面,纺织物已经和尸骨、泥沙完全搅混在一起,成为湿软的泥状。为了能顺利提取丝织物,王亚蓉和工作人员将墓旁边的粮库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实验室。当时的尸身用竹席包裹着,王亚蓉老师带领大家用泡沫做了一个30公分直径的滚筒,将竹席一点点卷曲,再抱出来放在地上。丝织品和竹席必须要不停保湿,以免脱离原有环境后干裂。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现场。资料图片。

  “当时我们在水池里放了海绵,用海绵隔着让水漫渗进入,然后大家用手拍动水面慢慢激荡泥沙,那么多双手就在2 的水中不停拍打,换了几十次水,织物的颜色和经纬才慢慢呈现。”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狂喜的。在清理六号棺时王亚蓉发现了黑红似漆器般的精美几何纹锦,这是该批出土文物中最完美的一件,经线密度竟然达到了每厘米240根,也就是说在我们肉眼看来已经非常细的丝其实又是由更多的丝编织而成,一毫米会有24根。足见当时纺织品织造的水平之高。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江西靖安墓葬出土时的几何纹织物。

  更多从墓葬出土的东周丝织品最后以一坨“泥”的状态,在纺织考古实验室的冰箱里又收藏了9年之久。直到准备研究之前,王亚蓉才把它取出来,一点一点用羊毫扫落沉积其中的淤泥,用镊子摘除其中的沙粒,光是打开泥封就用了一个多月……

  王亚蓉坦言,王 丰富的考古现场经验和精益求精的修复追求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王 去世后,在许多的考古现场就需要自己一个人立刻拿主意,这对自己是不小的责任。“每一件文物最重要的信息都在现场,包括它的出土位置、颜色、服饰结构、穿着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后期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手资料。特别是颜色,棺内环境在几千年中是稳定不变的、封闭的,可以很好的保存织物原有的颜色。然而,棺盖在打开的短短几分钟后,由于和外界环境、空气的接触,织物曾经绚丽的颜色会因氧化逐渐退掉,这是最令人伤感的事情。”

  如果我们将王亚蓉主持或参与过的重大考古排排座,几乎就能串起一部中国纺织考古史,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到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从北京老山汉墓到辽宁省叶茂台的辽墓、从新疆民丰的尼雅遗址到山东齐故城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残片……中国人衣食住行的“衣”的历史,依靠这些考古所得逐渐真实起来。

  她复织的丝织品可以成为一座服饰博物馆

  无论是从与王亚蓉认识的时间算起,还是从他的复织水平来看,王继胜都是23名弟子中名符其实的大师兄。

  作为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和王亚蓉老师的合作是从1986年复制马王堆的薄如羽翼的素纱褝衣开始的,“素纱褝衣复织的难点在于原材料,古人用的丝絮比较细,细到只有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我们现在用的丝都是五眠蚕,蚕蜕一次皮为一眠,2000年前的古代蚕还没进化到五眠蚕的程度,只有三眠蚕。五眠蚕丝的韧度强度不如以前,复原就很困难,因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养蚕研究所,饲养出三眠蚕,试着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2016年9月,王亚蓉和她的学生们成功复织出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2500年前的几何纹经锦。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的织锦都是经锦,也就是经线起花,但现在所有的织锦都是纬锦,大家集思广益,在四川丁桥织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综片,打造出可以织造靖安出土织锦的织机,终于将东周的经锦复造出来。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王亚蓉和王继胜查看复织的靖安织锦。

  走上纺织品的复原和复织,在王亚蓉看来,是必然的选择。最初萌生复原这些文物的念头还是因为马山楚墓。王亚蓉发现内棺出土的很多件衣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腋下都嵌着一个方片。中国历朝历代服装都是平面剪裁、平面缝合,很整齐,这样的方片结构肯定有某种穿着功用。单纯画图,解决不了这个结构功用的问题。而且这些衣服出土时质地已经很脆硬,根本不能穿着,有些衣服的后背部已消失了,刚出土的时候颜色还很鲜亮,出土后就逐渐变的灰暗了。非常不适宜对外展览。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忘记这些衣服的原貌。“如何能让大众更直观地欣赏到千年前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实验研究出土纺织品的复原与复织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要复织一匹古丝织物,光有这些数据采集和考察还不够。“不止是织造工艺本身,还需要考究丝织物的染色、锁绣、盘金等各种工艺。”做完这些,才能开始复织实验。王亚蓉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数据,从为丝线染色开始,一次次染色、改装打造经织机进行织造,直到真正把古丝织物复织完成。

  从1985年开始,在沈从文和王 的支持下,王亚蓉组织人员对马山楚墓的系列文物进行工艺复原和文物复织,磕磕绊绊历经5年,才解决了对工艺结构的困惑。正是在复原的过程中王亚蓉弄明白了这个方片就是文献上称之为“小腰”的东西。这样的衣服上身后,腰部会自然收敛,胸部前耸,结带束腰,“下裳”部分即作筒裙状变化,“上衣”即呈现自然立体。所以,后来英国学者威尔蒂看到后评价说这是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用平面剪裁做出了立裁的效果!

  马山墓中的衣服领缘内、外都附有钉缝在上面的纹饰精美的丝质窄带,类似现在的护领或领带。这种窄带在马山墓中共出土了四种,而尤以N10凤鸟花卉纹绣绵衣上的最为精美。在复制时织工根本做不出来与文物正背结构都一样的织物。王亚蓉觉得可能是绣出来的,于是就织了一根与文物等长宽的带子,染成咖啡色,再让绣娘一针一线地绣出来,最终才将其复原,并因此发现了一种失传的新的绣法 “纳缕绣”。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纺织考古实验室复原的马山N10人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1983年到1990年完成了第一批的复原复制工作。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江陵举办了第一次国际服饰研讨会,王亚蓉展示了自己复原复制的马山N10彩绣凤鸟纹绵衣。这件衣服淡黄绢地,绣线有深蓝,翠蓝,绛红,朱红,土黄,月黄,米色。正面鸟像,张两翼为舞步,头上华冠如伞盖,两旁垂流苏,翅膀上曲复作鸟头形状,其一更生出花枝向上蔓卷,至顶再反转倒挂出三花穗,画面遵媚温润中散发出楚文化特有的奇异诡谲之气。整件衣服技巧与工艺设计都高度成熟,平铺在一块展板上放在地上,为了能看得清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围着衣服跪了一圈,荆州博物馆的彭浩先生诙谐地说:“这真是五体投地啊!”

  在宋玉的神女赋中,已有“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的描写,而复织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让你有机会重新吟诵出这句深藏心底的华章。

  她说,沈先生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2008年才建立的这个纺织考古实验室就在社科院考古所的后楼里,几间屋子并不大,她和她的弟子们就在这略显逼仄的空间里,同时进行着江西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服饰修复、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绘画、辽宁叶茂台辽墓纺织品文物修复等工作。经年累月才复原出的那几件令人惊艳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棉袍也在这里展示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参观,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跟着她学习纺织考古。

  石钊钊坦承这是一条非常磨练心性的道路,他跟着王亚蓉老师一直在做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绘画的修复。那些纸绢书画出土时几乎碎成了絮状,仿佛连一堆废纸都不如。但经过耐心细致的研究修复,它们仿佛起死回生一样呈现出千年前北宋初年的模样,那样的成就感又是旁人难以感悟的,况且它们还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信息。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这是文物的原状。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这是修复后呈现出的一副文官像。(石钊钊提供)

  王亚蓉记得1986年时她把马山刺绣文物复织成果陆续拿给沈从文先生看,“他非常激动地说,如果能够这样一件件积累起来,放在一个屋子里,就是历代服饰博物馆。”

  建立一个“服饰博物馆”这个构想最初也是由沈从文先生提出来的。1979年,在沈从文、王亚蓉和王 的努力下,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最后整理完成。全书计有图像700幅,并且分为图和插图,共25万字,内容涉及自旧石器时代至清朝几千年间古代服饰问题的抉微钩沉,内容博大精深,精妙深邃,和他许多著名的小说一样,传递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王亚蓉看来,根据这一本书就完全可以建起一座中国古代服饰博物馆。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修复前的丝织品是这样的。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经过修复后是这样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这些年的考古工作,为我们又提供了更多的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资料,几乎可以用实物串起这样一部丰富的历史,再通过大量的复织作品,完全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丝绸曾经达到的辉煌。”

  201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苏州成立了纺织科研考古基地,致力于挖掘传承传统丝绸工艺和研发古丝绸失传的技艺。这似乎让她的梦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人们习惯用耕织来定义中国的文化,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我国古代的纺织技艺也曾是世界领先的,古代“事死如生”的传统又让一些纺织品幸运的保存下来,我们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纺织考古,把以前只在文学作品里读到的那些美好的词汇变成实际的服装,让古代辉煌的丝织技术重现生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4月2日的拜师会上,王亚蓉先生把这句出自《尚书周书》的话郑重地送给了每位弟子,希望他们能辛勤不懈地努力,织就中国纺织考古的锦绣未来。

  “大国工匠”王亚蓉:她复织了从东周到清代的中国

  人物工作室的话:

  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衣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史。或者可以说,没有比“衣食住行”的“衣”更适合作为研究社会发展轨迹的史料。我是极佩服沈从文先生的,看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能从一件出土的锦锻上的花纹推出它与西汉时流行的博山炉的花纹异曲同工,也能从西域出土的大量带“长乐”的织锦,判断出西汉织机技术的提升也应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读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但并没有去深想这意味着什么,后来才知道汉朝时就设有巨大的东西织室,每每有上万个织女昼夜生产,动不动就一万多匹送到西北去给匈奴去给屯兵的军士,像货币一样流通,后来丝绸之路开通了,它又传播的更远……

  王亚蓉说,她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才能把沈从文先生心心念念的中国历代服饰博物馆建立起来,把沈先生倡导的“中国人穿中国衣”的观点推广开来 。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把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想一想也是沉醉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杨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