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2016-10-13
来源:解放军报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无论我们的力量发展有多大、路走得有多远,永远都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这是我们夺得革命胜利、赢得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蒋介石大为震怒。最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剿共”近十年,为何非但未能成功,反而将全国红色力量都剿到了一起?

  80年后再看这段历史,联系到后来的历史走向,答案无疑是分明的: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在漫漫征程上,面对数十倍优势之敌的围追堵截,处于无后方依托、无物资补给的红军之所以能创造奇迹,靠的就是有党的正确领导,靠的就是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正如陈云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所说:“红军之所以能突破重围,不仅在于有军事力量,而且在于深得民心。”

  “三天以前怕红军,红军来了识红军。红军走时送红军,红军走后盼红军。”在长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和红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融入群众,是建立在大量艰苦细致工作之上的。长征沿途普通老百姓从一开始不了解红军,恐惧、逃避红军,进而到认识红军,切身感受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红军是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战的,转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当向导、送情报、救护伤员、筹粮筹物,用实际行动欢迎、支持和拥护红军。在贵州桐梓县,至今仍流传着一首《只望红军回寨里》的歌谣:“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做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来暖心肠。红军走了你怎样想?想他再回新巴乡;红军走了你怎望?像望星星和月亮。”真情实感溢于言表。红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老百姓纷纷贴出“白军来了鸡犬不宁,红军来了鸡犬不惊”的对联,如此严守群众纪律,党和红军怎能不得民心?

  “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年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让民众“共同担负”,我们党则是与人民患难与共;国民党政府把民众视为攫取的资源;我们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民视为父母靠山和力量源泉。不为民者,就难以有效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最终将失去民心,丢失政权。我们党则始终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完全地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不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就像红军挺进大渡河时的军事教员宋时轮所说:“同样是树,为什么大风一刮有的倒了,有的就没倒?主要看树根在土里扎得深不深。我们红军的队伍就有根,它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依靠群众撼山易,脱离群众搬砖难。回顾长征的历史,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静心沉思,在我们党执政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共钻“地窝子”、共穿“更生衣”的亲密?还有没有“取食土中萝卜必置铜元于土”的自觉自律?还具不具备密切联系群众的看家本领?一定程度上,党员干部能不能做到这些,同样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无论我们的力量发展有多大、路走得有多远,永远都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这是我们夺得革命胜利、赢得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今天,走好新长征路,为的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身上的担子比过去更重,面临的风险考验比过去更多。要完成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使命,作为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只有时刻牢记党和军队的性质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观望不得、懈怠不得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以勇挑重任、迎难而上的态度负起责来,始终把心思锁定在事关强军兴军的中心工作上,把精力聚焦在改革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上,把功夫下在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上,方能无往而不胜。